陳鈞也沒有一開始就提,合成作戰高大上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火力連鎖反應。
他帶的是摩步連,就跟陳鈞剛才說的一樣,全連的戰車就隻有卡車了。
全場聽課的人員,不需要任何人組織,統一起身用力的鼓掌。
“我們從無到有的,開始研究裝甲兵團作戰,後來在各軍區都出現了裝甲師,坦克師,機步師和摩步師。”
這俗話說,軍人哪有不愛榮譽的?
而坐在台下的所有人員,也都聽得漸漸入神。
不講軍改走勢,不分析上麵針對軍改的大致思路,而是從他們團內部舉例一步一步的融合。
托盤中,放著一份紅色的證書和一個小盒子。
掌聲雷動,頃刻間幾乎有掀翻禮堂穹頂的架勢。
似乎隻有用這種鼓掌的方式,才能夠更好的宣泄內心的激動。
陳鈞目光掃過台下,他笑著繼續道:“那是因為縱觀軍改延革順序,從八十年代起,步兵改編為諸兵種合成集團軍開始。”
遠沒有今天陳鈞講的這麼詳細。
等掌聲漸漸的停止。
“我是西京陸軍邊防學院,指揮信息係統工程專業的學員,目前在紅九連實習。”
這還真是,有些出乎陳鈞的預料。
陳鈞把紅九連列為單純的裝甲步兵,融合到隔壁的炮團裡麵,再結合181團一連,二連的裝甲連,融合出一個超大號的合成營。
但很多人看他說的這麼自信。
“大家要做好記錄,這是一堂難得又非常生動的分享課。”
如今經過陳鈞這麼一講,未來軍改融合後,不僅多兵種,還能空天一體。
有不少團裡的乾部已經認出,這個剛進來的上等兵,正是團長的文書劉飛。
掌聲再次響起,一波高過一波,綿延不絕。
他神情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文書,又看了看團長。
就比如九連連長張鵬,這家夥聽得那是熱血沸騰的。
陳鈞自然也看到了來人,不過他事先並不知道過來講個課還有表彰。
他們過來聽課的人員,不是老兵就是連隊的軍官,都是老同誌了,誰也不憨啊。
“縱觀這二三十年部隊的走向和變化,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合成化,就是相較於目前,軍改隻是把編製固定下來。”
就已經足夠了。
“我先下說這四者和裝甲步兵的區彆吧,坦克師沒有裝甲步兵,不存在步坦協同的作戰訓練模式。”
鄭林豐還好說,人家畢竟是團長,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陳鈞講的這些東西,有一小部分他也有所耳聞。
他目光堅定,正視前方,身軀筆直的立正,對著禮堂中間及兩側敬禮後。
再加上他們團的早操,還是沿用著幾十年前團大院的早操模式。
他是怎麼也沒想到,還能因此榮獲三等功一次。
大多數老兵都開始認真了些許,眸光盯著台前的身影,準備看他能發表什麼不一樣的見解。
李海瑤自己也看過,但軍報上是從籠統的方麵,慢慢闡述軍改的未來的方向,以及各種可行性。
這就容易接受的多了,畢竟是拿他們自己舉例。
“陳鈞。”
但下麵的很多連長
不知道啊。
“今天又在這裡講了軍改分享課,關於你的表現,團部早先就已經彙報到師裡,申請要對你予以表彰。”
可聽著聽著,連他都有些繃不住了。
隻不過他並沒有在意,而是大步走到禮堂演講台前。
這對於很多指揮官來說,那是全新的作戰體驗啊。
當然,編製越複雜,訓練出應有的戰鬥力也就越難,這點很多指揮官也都知道。
如今,他總算是做到了一些。
對比教學夜間射擊那都是順帶手的事,包括這次分享課,也是順帶的。
綜合最近陳鈞的表現,181團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三等功,人家陳鈞拿得理所當然。
畢竟,金城軍區剛剛為他頒發過個人二等功,評選為愛軍精武標兵的榮譽。
高聲說道:“同誌們,陳鈞同誌,剛才分享的有關軍改合成化,講得非常好。”
而陳鈞,則是好像沒看到台下的動作,簡單介紹完自己後。
這些東西,對於目前一個連隊單獨的編製來講,很多老兵很難第一時間感同身受。
但,軍人誰又會害怕挑戰呢?
大一期間,榮獲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這些都是在回應他的努力。
哪怕李海瑤自己不是指揮係專業出身,也不懂訓兵練兵打仗的事。
自從重生重新選擇成為軍人,穿上這身軍裝開始,他就一直都在往前衝。
看著團長將軍功章,親手彆在他的左胸前,將證書遞到陳鈞手中。
一堂分享課講下來,眾人對於軍改方麵的構思和設想,從開始的模糊概念,到後來幾乎都有種剝開雲霧見青山的通透感。
各連之間相當熟悉。
有的摩步連,卡車都沒有,遠距離機動或者演習的時候,連長還要自己去找隔壁的連隊商量著蹭人家的車。
鄭林豐對此,卻隻是笑了笑,旋即他轉身拿起托盤中的小盒子開口:“陳鈞。”
“咱們181團目前是裝甲步兵團的編製,那我就以裝甲步兵,和合成步兵之間的區彆開始說起。”
181團長鄭林豐從座位上起身,大步走到台上。
並且,這都算是摩步連的高戰車配置了。
好家夥,一番講解下來,幾乎相當於在眾多聽課人員的眼前,拉開了一副波瀾壯闊的空天一體作戰體係。
而是先從181團這十幾年的變動開始說起,這些東西陳鈞看過指導員給他的資料,那團裡的老兵自然也都清楚。
課程維持的時間不算很長,大概兩個多小時。
等陳鈞講完空天一體作戰思路,他收聲立正收場時。
她知道,金城軍區人民軍報上刊登的有關軍改的文章,就是陳鈞在考試時寫的。
對於現場投來眾多疑惑的目光,陳鈞自然是察覺到了。
同時配備先進的偵查設備,以及數字化通訊設備,詳細闡述合成營在偵查和通訊方麵的強大能力。
鄭林豐走到跟前笑嗬嗬的回禮,他旋即抬手拍了拍陳鈞的肩膀,眼眸中滿是讚賞之色的轉過身,看向已經起立的台下人群。
軍人的感情很純粹,在他們看來,認可就是認可,沒那麼多的彎彎繞。
但陳鈞覺得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在未來軍改這場大改革當中,眼下的這些還隻是剛剛起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