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大賽結束的太快,僅僅一上午幾個小時,就把活給乾完了。
這突然閒下來。
陳鈞反而感覺時間有些難熬。
為了這次的賽事,學院昨天就把文化課都給停了,下午閒著沒事。
各年級大隊長,乾脆碰個麵一商量,拉著學員到操場上練習體能課。
反正寒假期末考試之前,體能考核也要計入成績,趁著空閒練練也正好。
西京陸軍邊防學院就四個專業,其中三個還是指揮專業。
畢業分配又跟邊防部隊相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可不行。
至於陳鈞他們參加這次大賽的十人。
學院的領導,隻給了倆字的指令,那就是休息。
可休息,也不能真的躺回宿舍吧?
於是,陳鈞帶上何京,梁魁,溫啟明他們重新來到多媒體教室。
要說這次大賽陸院能拿到什麼名次,陳鈞自己也沒多大的把握。
最終目標那肯定是盯著冠軍。
但眼下,兵棋推演大賽“新手期”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用腳指頭想想,對手都不會再出現奉天代表隊那種級彆的菜雞。
彆的參賽隊伍越來越棘手,自己這邊也不能啥都不乾,就等著比賽吧?
陳鈞琢磨著,是不是給他們講講信息化作戰方麵的事。
提起信息化。
其實陳鈞對這次大賽一直有個疑惑。
根據前麵兩場作戰,他得出一個結論,這次主辦方建模的戰場,基本都在圍繞著信息化開展。
不管是第一場打的邊防戰,還是第二場打的島嶼攻防戰。
上麵好像在刻意的避開大部隊衝鋒,避開步炮協同,步坦協同。
不搞大兵團作戰,不進行戰略推進性質的推演,就是一股腦的擴大戰端。
引入平時指揮課程中,壓根沒有出現過的一些作戰模式。
他們陸院指揮信息係統工程專業,平時的課程都是圍繞邊防分隊指揮作戰,戰備執勤,組織訓練,領導管理等等。
也會有一些,像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方麵的講解。
再或者就是分析近代戰爭史,學習其中的戰鬥精髓,做一些課題,辯論,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加深記憶。
這種課程學了一兩年,猛的一上來參賽,不是飛機就是大炮的指揮著上去硬乾。
連雷達,航母群,戰鬥機都被建模出來,進行指揮。
要說上麵安排這次大賽背後沒有用意,陳鈞自己都不太相信。
伴隨賽事淘汰的隊伍越來越多,能留下的隊伍隻會越來越硬。
陳鈞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隊裡的幾人提升提升,對信息化的認知了。
畢竟,有些東西。
課堂上學習的,跟真正和人對戰時,需要操作的,那完全是兩碼事。
幾人結伴來到多媒體教室。
陳鈞走進來就直奔最遠處的大屏幕,將投影的設備全部打開。?…。。
何京見狀,他疑惑著開口道:“班副,你這時候打開投影做什麼啊。”
“咱們又沒有分配對手,也沒說什麼時候開始第三場比賽,打開這些也沒用啊。”
“誰說沒用。”陳鈞笑著坐在電腦前打開一個框架圖,將全圖投影到大屏幕上。
他隨即抬頭道:“兄弟們,大家下午就辛苦一些。”
“沒有作戰安排,我給你們詳細的說下信息戰基本模式,還有c4isr具體是怎麼回事。”
“比較繁瑣的東西我自己也講不出來,就挑點簡單的分類,還有關於信息作戰應用方麵的。”
“你們坐著儘量多學一點,我覺得接下來的作戰可能會很難,對手也會很強。”
“學會信息化的細致分類,還有c4isr綜合電子係統組成,後續作戰的時候,很多指令不用我下達,你們也能知道簡單的一些應對手段。”
聽到陳鈞要講信息戰。
本來還感覺無事可做的幾人,頓時來了興致。
畢竟,這兩天的作戰不止是陳鈞參與,他們同樣也在參與啊。
麵對電腦上動不動就出現戰鬥機,雷達,預警機,高空防乾擾機。
他們也很是頭疼。
以往類似的東西,都是課堂上的一個知識點,知道這玩意長啥樣,有啥作用就行了。
可推演作戰的時候,光知道作用不行啊,要知道怎麼用,用在什麼時候。
都是指揮專業的學生,多學點總沒有壞處不是。
“老陳,你等會再講,我去宿舍一趟拿下筆記本。”
溫啟明最先反應過來,隨即整個人就麻溜的躥出了多媒體教室。
“俺也去一趟。”
楊帆緊跟著起身,他看何京還有梁魁,沈
從軍都要動身。
很是灑脫的擺擺手:“用不上你們,我自己回宿舍拿就行。”
“你們等著。”
“不著急,你們慢慢跑。”陳鈞笑著回了一句。
然後坐在電腦旁,把關於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全部畫下來。
本來這事就沒啥可急的,陳鈞也是因為下午實在沒事可乾,才臨時起意,要講一講這些東西。
大概過去有十幾分鐘吧。
楊帆抱著幾個筆記本和筆,連帶著陳鈞的水杯都給拿來了。
這小子還沒去京都呢,就已經開始擔任後勤的重任了。
他和沈從軍都是這次參賽隊伍的候選,說候選隻是好聽點。
事實上,就是要他們兩個在京都參賽時,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收集收集其他參賽隊的消息,或者一場競賽持續時間太長的話。
買飯,打水的工作就是他們負責了。
等一切準備妥當。
陳鈞把自己畫好的框架圖,投影到大屏幕上。
接下來就開始認真的逐條分析了。
其實信息戰,這東西是個很籠統,覆蓋麵很廣,涉及方麵也很廣的說法而已。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比如說牽扯到網絡戰,心理戰,欺騙戰,信息保密戰。?…。。
這些如果都較真的話,那都能攘括在信息戰裡麵。
隻不過眼前,陳鈞不用去講這些。
他隻需要把進攻性信息武器,和防禦性信息武器講明白就行了。
其實原理並不難,加上陳鈞以前接觸過這些。
他本來也就懂。
就比如說進攻性信息化武器,籠統的可以分為兩種。
其中一種是軟殺傷,另外一種就是硬摧毀。
軟殺傷包括雷達乾擾係統,通信乾擾係統,光電乾擾係統,電力乾擾彈,計算機病毒武器。
這些都能定義為軟殺傷方麵,在前兩次作戰中已經碰到過多次。
除了這些,另一個進攻性信息化武器硬摧毀,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防輻射導彈,反輻射無人機,電磁脈衝彈,強激光反衛星武器等等。
這些都是硬摧毀方麵的信息化武器。
陳鈞除了給他們講這些之外,又講解了各種電子偵察設備,預警裝置,各種網絡防禦裝備。
為了後續的大賽,不至於讓他一個人操全局的心。
陳鈞把後世那些,號稱綜合電子係統五大人體結構,都通過簡化的方式,全部講解一遍。
聽這種稱號,或許感覺很牛逼。
其實通俗點講,就是綜合電子係統當中號稱神經中樞的指揮係統,號稱手腳的控製係統,號稱神經脈絡的通信係統。
以及代表著大腦的電子計算機係統,還有形容耳目的情報、監視、偵查係統。
這玩意吧。
沒接觸的時候,會感覺很神秘,很難搞懂的樣子。
真經過陳鈞剝絲抽繭似的一點點去講,再拿上午藍軍戰鬥機發射的那些乾擾彈舉例。
神秘的外衣被扒下來。
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陳鈞開講前,說是簡單講解,但就算再簡單。
由於電子戰涉及的太廣,要說的東西多。
零零總總的算下來,仍舊占據了一下午的時間。
何京,梁魁,趙鋒他們手中的筆記本也記錄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看起來大家的收獲都還可以。
當然,陳鈞沒指望通過講這些東西,能讓他們能吸收多少。
更沒指望在接下來的作戰中,可以像特種作戰學院的隊員那樣。
可以破解雷達乾擾的運算,還能短時間內操作反製。
這有些強人所難了。
畢竟人家特種作戰學院吃的就是這碗飯,學的就是這種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