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培養集體榮譽,被罵慘的趙營(1 / 2)

梁科翔低吼著怒罵一聲,他本能的想伸手將送出去的半包煙,再給順回來。

兩人私下關係不錯,陳鈞剛來一營報道時,就是他帶著四處轉悠,所以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沒啥。

但問題是,老梁哪是陳鈞的對手啊,手剛伸出一半,就被陳鈞“啪”一聲給拍了回去。

梁科翔隻得齜牙咧嘴的咒罵著,轉身去會議室拿文件了。

畢竟這才是正事啊。

這一幕,正巧被返回的李海瑤撞見,她眨了眨眼,目光看向陳鈞耳朵上夾著的香煙。

淺笑道:“你什麼時候學會抽煙了?我記得上次在61師見你時還不會呢。”

“沒,我也是剛會,你不跟著忙嘛?”

陳鈞聞言,他抬頭指了指參謀部,並沒有怎麼接她這個話茬,當兵的抽煙多正常,十個裡麵九個半都是老煙槍。

環境帶動人,以前不抽那是在軍校幾乎沒人抽,用不上而已。

“嗯,我最近都不忙。”李海瑤搖頭道:“他們都是計算機專業的,搭建指揮係統會忙一些。”

“計算機我不太懂,我是應用統計學專業,要到搭建完成後才有我的工作。”

“或者有戰車運輸過來時,我也能幫上忙。”

陳鈞聞言微微頷首。

李海瑤的專業,他也稍微懂得一些,應用統計學是屬於交叉學科,能夠應用到各個領域,但作為國防科大的畢業生。

還是軍籍生專業,涉及的自然是跟信息化有關,準確的說就是指揮係統搭建完成後,處理一些係統數據,提取有用信息之類。

跟可視化智能化有關。

陳鈞的專業跟這個都不搭邊,也就了解這麼多了。

看著比自己小三屆的學弟,當年還是一起參加強軍計劃考核的陳鈞,如今已經晉升少校。

繞是李海瑤上午就已經見識過,現在第二次碰麵,她還是有些心驚。

二十二歲的少校啊。

若是能抓住這次試點機會,短時間內再次晉升應該不難,特殊時期,特殊待遇,這很正常。

軍改會帶動一大批人下去,也會帶動更大一批年輕人走上遼闊的舞台。

很顯然,眼前的這位學弟,抓住軍改難得的機遇了。

要說有關軍改的消息,李海瑤感覺她自己應該比陳鈞知道的更詳細,可她好像還沒陳鈞把控的更好。

可能是長時間沒見麵了,也可能是站在參謀部門口聊天影響不太好。

反正兩人也就簡單聊了幾句,就一同走進參謀部,李海瑤跟其他代表團成員忙碌著調試電腦。

她不懂搭建指揮係統,但好歹也是國防科大的畢業的啊,小小的調試還是不在話下。

陳鈞則是跑到代表團團長楊畢節跟前,一來打聲招呼,熟絡熟絡關係,畢竟以後指揮係統方麵的事情,還要麻煩人家代表團的人多費心呢。

楊團長可是軍事網絡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這種科技類的大佬,平時請都請不到。

二來也是交流一下,合成營那種合成意識貫穿全營的作戰思維。

想要了解這些,那就必須跳出慣性思維的禁錮,懂得什麼叫做強化聯合自身觀念,真正讓步兵,工兵,坦克兵,通信兵,偵察兵等等作戰單元,和作戰要素,發揮出體係效能。

說白了就是讓楊團長大概了解一下,合成營就是仗在一塊打,兵在一塊練。

合成的關鍵在於協同。

打破兵種局限,樹立合成意識。

這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密切配合還有中軍帳。

形容的就是後世的合成營。

雖說作戰方麵的資料他確實提前準備了,但書麵這些東西,終究是不如口述來的更加詳細啊。

等梁科翔把會議室文件拿回來,楊畢節也對合成營有了初步的一些了解後,陳鈞這才轉身離開參謀部。

。。。。。。。。。。

組建合成營初期的工作怎麼說呢,難是真難,細也是真細。

當天迎接完第一批戰士後。

陳鈞把人分配到裝甲連,坦克連,後勤保障連之後,就沒打算過去連隊看。

各連也確實在積極的執行,陳鈞會議上指出的問題。

那就是不訓練,甚至都沒有安排任何跟作訓科目有關的工作。

當天,全營按照新兵到部隊的標準執行,比如安排的新班長統一開班會,大家坐著小馬紮相互介紹自己。

連裡的指導員,一個班一個班的去跟那些老兵閒聊,聊啥都行。

指導員作為基層連隊裡麵的“婆婆嘴”,就沒有人家接不了的話頭。

當然聊也不是白聊的,比如有些摩步營沒有的兵種,類似炮兵,坦克兵,裝甲兵,工兵之類的。

好吧,其實除了步兵中的小分類,摩步營還真沒有彆的兵種。

就是因為沒有,組建多兵種才會急缺這些經驗。

開班會時,會讓這些戰士以小型班會的由頭,上台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一營原

本的那些老兵,就負責拿個小本子在下麵記錄。

不要以為這種方式沒用,積少成多,很多其他部隊的炮兵,或者裝甲兵上去分享自己連隊日常工作。

分享的多了,耳濡目染之下,也能讓原本不懂的那些人,時不時的整上兩句專業詞彙還是沒問題的。

陳鈞這種安排無疑是正確的。

營裡來了太多的新同誌,根本沒辦法組織訓練,並且在部隊裡麵,同班戰士都相互不認識,也的確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一旦這種情況下,組織人員到了訓練場上。

彆說各連有凝聚力了,能分清誰是自己班的人都不容易,各自為戰是軍隊大忌。

思想溝通不到位時,強行安排訓練科目,很容易會導致全營的訓練積極性下滑。

陳鈞安排全營休息,一來是讓大家熟悉,二來是讓班排長,多說一說以前一營的光輝成績。

要知道,179旅那可是迎外旅。

有外賓來的時候,專門上場代表國家展示軍隊戰鬥力的,那光輝過往隨便往外麵抖露抖露,都要幾籮筐。

講的多了,就可以刺激這些新來戰士的集體榮譽感。

文化欄裡麵擺的龍虎榜名單,和光榮榜名單是乾嘛的?

不就是要刺激這些老兵,有了集體榮譽感之後,關注到這些榜單,起了想要爭一爭的念頭。

到那時候,第一批過來的戰士,就算是穩住了。

陳鈞當時分配的時候,說了第二天會過去連隊,隨機找戰士詢問。

但他第二天並沒有去。

第三天也沒去。

在這期間,裝甲連,坦克連,後勤保障連一共拿到營部十二個人的名單。

這些是比較刺頭的類型,在連裡不太合群,甚至還在食堂跟彆的連隊起爭執。

陳鈞也不慣著,當名單擺到他辦公桌上時。

他直接當著幾位連長的麵,把電話打到179旅的通訊連,詢問了這些刺頭後麵的單位聯係方式。

其實集團軍所有單位的聯係方式,一營都有備案,把電話打到旅裡,他隻是想通過通訊連,來試探下旅部的口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