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補齊編製,這胃口可真不小啊(2 / 2)

陶軍明抬手放下話筒,隨即又撥通了參謀部的電話。

“老馮,你過來一趟。”

旅參謀部距離旅長辦公室本來就不遠,僅僅隔了一層樓而已。

電話掛斷不到都十五秒,參謀長馮丘虎就爬步梯來到了旅長辦公室。

“怎麼了陶旅,是一營後續的人力要補充了嘛?”

“嗯。”

陶軍明回應一聲,從辦公桌上抓起煙盒抽出一根,丟向馮丘虎:“昨天陳鈞過來找我訴苦了。”

“但這小子訴苦都帶著點目的性,他說缺骨乾,要把炮營和坦克營日常訓練的地方,都定到一營。”

“你覺得呢?”

坦克營和炮營日常訓練場地都定到一營?!!

馮丘虎聞言,他還真愣了一下。

就像陳鈞昨天想的那樣,試點營就已經夠分量了,突然把炮營和坦克營再調到一營,那基本可以把旅部設到一營去了。

遇到困難,下麵的單位過來訴訴苦,要兩個留隊名額,或者要兩個骨乾沒啥。

他沒想到陳鈞這小子夠狠啊,開口就要兩個營,這胃口可真不小啊。

“那陶旅是怎麼打算的?”

馮丘虎坐在沙發上,將煙點上後順便問道。

“我打算給。”陶軍明笑嗬嗬的繼續道:“這小子給的理由是試點營很快成功,接下來就是合成到旅,也就是大批量開放合成營試點。”

“提前讓其他單位接觸接觸,也好有點經驗。”

“我也覺得沒問題。”馮丘虎認同的點點頭:“陳鈞我跟他接觸的不多,但是這小子在試點方麵一直都挺有規劃。”

“這才開始大半個月,試點進展就已經捋順了一多半。”

“把這兩個營調過去磨煉磨煉也行,反正最近旅裡損耗都要緊著一營來,讓炮營和坦克營過去適應適應沒啥。”

“正好也能看看合成的威力。”

“行,那我跟軍裡說一下。”陶軍明再三衡量後,還

是下定決心按照陳鈞的申請來安排。

這種事情怎麼說呢。

並非是旅長小心眼,不願意把兩個營的火力,調到一營附近訓練什麼的。

主要原因在於陳鈞資曆太淺了,就算加上他軍校四年,到現在也就四年零幾個月。

這點資曆若是放在其他同誌身上,頂多也就是個實習排長。

好家夥,一個相當於實習排長的資曆,帶一個一千多人的合成營就已經夠冒險了。

若是再安排兩個營過去,每天訓練集中起來的人數比一個步兵團都多了。

能夠調動戰車的數量,更是堪比一個旅。

一營營長趙子恒有多少能力,陶軍明很清楚,他壓根壓不住這麼大的規模。

那也就是說三個營的訓練日常。

都要壓在一個副營身上。

一兩千人每天先不說彈藥損耗,就說湊在一起訓練的動靜,陶軍明就不得不上報到集團軍。

這也就是試點營,有一路綠燈的幫扶政策了。

擱平時,陳鈞這種要求彆說是申請通過,就是說出來能不挨批評,都算他運氣好。

炮營和坦克營的調動正在規劃,最近一兩天肯定是不會有啥動靜。

畢竟,就算集團軍那邊申請通過了,旅部也要看看陳鈞這邊,怎麼把一千多人的合成營,給徹底安頓下來啊。

就在旅部這邊商議的空擋。

一營第二批人已經運到了,車炮場外圍,一輛輛運兵車排成長隊。

從各單位抽調過來的老兵,正在各自領頭乾部的帶領下,一一集合。

這種情況之前一營的乾部都經曆過一次,所以這回也算是輕車熟路。

營長趙子恒,教導員林金華這兩人級彆高,資曆也老,自然擔負著寒暄的任務。

甭管跟人家帶隊的乾部熟不熟,這幾十裡地把人送過來,好歹也要過去讓根煙,說說話啥的。

至於四位連長,對了,順帶提一下,何應濤這次沒翻牆,可能是年齡大了些,精力都放到工作上了。

昨天晚上晚飯前就已經歸隊。

幾個連長帶上老兵一一去接收老兵,整隊,登記,點名,忙的團團轉。

就陳鈞沒啥事乾。

他資曆低,過去跟帶隊乾部搭話有點不合適,但職位又高,去整隊也不合適。

畢竟,再忙也輪不上他一個副營長挽起袖子,大喊著整隊啊。

所以,他乾脆在一旁看著。

目光從新調過來的老兵身上,掃一遍又一遍,打算看看這批調過來的戰士,整體情況怎麼樣。

“又調過來這麼多人,是不是壓力很大啊。”

在車炮場做數據登記的李海瑤,因為調過來的人數太多,整個場地亂哄哄的。

她工作沒辦法繼續,乾脆收起書夾抱在懷裡,俏生生的站在陳鈞跟前問道。

“還好。”

陳鈞回頭看了眼李海瑤,注意到她雙眸中那明顯的擔憂,他挺了挺身板笑道:“沒什麼壓力。”

“目前裝甲連,坦克連,炮連這三個主力連訓練進展挺快,需要的隻是磨合。”

“所有連隊補齊,也就是再多個偵查連,工兵連和高射機槍連。”

“接下來工作重心放在偵查連就行,合成單位的偵查連就是第二指揮部,信息化程度最高。”

陳鈞或許是為了強調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也或許是為了不讓李海瑤擔心工作壓力大,故意說的這麼詳細。

等他一番規劃說完,這才轉頭看向李海瑤詢問道:“對了,目前信息指揮係統搭建的怎麼樣了?”

李海瑤聞言,她抬起腦袋想了想:“指揮內部網絡搭建已經完成,所有戰車之間無線電通訊也沒有問題。”

“但你原先要求指揮終端,必須具備信息共享技術,將那些可視化全麵與戰車結合,要在作戰中呈現探測預警,攔截過程,戰後評估。”

“這些目前還達不到,很多戰車裡麵都不配置顯示屏,需要我們聯係軍工廠特彆定製,符合各型號戰車裝配。”

“需要一些時間。”

“這個不急,可視化隻要裝備各連指揮車就行,彆的戰車有或者沒有,目前來說影響都不大。”

陳鈞擺了擺手:“我的意思是有關偵查連的裝備,信息化配置怎麼樣了。”

“我不太清楚。”李海瑤確實不怎麼了解,她隻負責統計,能知道指揮係統搭建到什麼程度,那是因為最近大家都在忙這個事。

“我去給你問問,你稍等一下。”

沒等陳鈞開口,李海瑤轉身朝著遠處的訓練場快步跑去。

其他的工程師都在訓練場調試,觀察指揮係統反饋呢,人家那工作相當舒服,就是坐在營級指揮車和連級指揮車裡,判斷判斷就行。

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

李海瑤的專業跟彆人不一樣,她跟著幾個負責統計的在車炮場忙碌。

看著都沒來得及客氣兩聲,就已經走遠的李海瑤,陳鈞怔了怔神,目光閃爍了兩下。

隨即從從口袋摸出煙點上,正準備過去存放偵查連設備的地方看看呢。

剛統計好名單的馬紅傑就快速跑過來,抬手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說道:“營副,這次過來的人怎麼安排?”

“是先分到我們四個連裡,還是按照編製人數安排新營房?”

“不用。”

陳鈞看了眼遠處列隊的人群:“把全營的工兵都抽調到一起,全部放一個連裡。”

“有沒有偵查兵專業的?有的也統一集合到一起,放到新營區。”

“你先統計,然後統計完就帶著同誌們去連裡休息,我去看看上麵怎麼安排的。”

陳鈞簡單交代兩聲,抬腳就走。

營裡編製人力是齊了,可還差三個連長呢。

這個事情要解決一下啊。

要不然,他就是再厲害,一個人也不可能同時帶三個新連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