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也不急那點時間。
林金華同樣點點頭,什麼話也沒說。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祁少詳這種人的選擇比較奇葩,放著副營不去報到,反而甘願留在一營當連長。
可類似的人,真有不少啊。
五六十年代時,有多少先輩為了能給祖國研製出氫彈,二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是為了挺起民族的脊梁。
那時候,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甚至家人朋友都誤解他們。
但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
如果有機會或者有這個能力,祁少詳肯定是其中的一員。
包括陳鈞,趙子恒,林金華等等。
二營的籌備工作沒那麼容易進行。
當天晚上,陳鈞將趙子恒他們送回二營之後,就獨自返回了一營營部。
反正二營現在就算不如撤編前熱鬨,住在那裡的人也不算少。
陶旅一句全旅齊上陣,各營乾部都要為二營建設出把力。
其他營區,基本一個連隊留一兩個人守營房,剩下的都已經搬到二營居住。
吃飯則是每天跑到一營這邊,隨便分散到幾個連隊裡麵,隻要彆所有乾部一股腦跑一個連隊。
搞得連隊戰士沒飯吃,彆的倒也沒啥問題,
眨眼間,又是一周的時間過去。
這段時間,梁科翔整天帶著楊傳州,兩人手中拿著測量的工具,再帶上幾名參謀量營區,規劃地方。
將規劃好的圖紙拿過來給陳鈞看看,沒毛病後就提交到旅部,由旅裡去和工程部隊交涉。
目前一營這邊沒什麼需要操心的,趁著二營建設期間,陳鈞就安排營裡的乾部去聯勤部找人,重新粉刷二營的標語。
反正是沒什麼特彆要緊的事情。
12月20日上午。
陳鈞這邊照例又跑到二營營區附近晃悠,如今工程部隊已經開拔過來,重新規劃,擴大營區。
看著安靜了快一個月的179旅,突然又變得熱鬨,有工程部隊的二三百人加入。
一座座新營房把拔地而起,一天一個樣的變化。
陳鈞看著,心情還是挺不錯的。
就是可惜。
他這個好心情沒維持多長時間,就看到趙子恒擰著眉,急匆匆的從不遠處路過。
瞅那樣子,應該是有啥急事。
“營長!!”
聽到聲音,趙子恒看到是陳鈞叫他,老趙歎了口氣,快步走過來。
“老陳,你以後可彆叫我營長了,該怎麼論就怎麼論,我現在帶二營,你協助組建又是旅副參謀長,這麼喊就不合適了。”
“叫我老趙就行,要不影響不好。”
“沒事。”
陳鈞笑了笑,隨即看向趙子恒:“是不是出狀況了,看你剛才急匆匆的?”
“哎,出個幾把狀況,我倒是希望出狀況。”
趙子恒心煩意亂的從口袋摸出煙,遞給陳鈞一根,他自己也點上一根,擺擺手道:“我剛接到旅裡的電話。”
“說是讓我帶上幾名乾部去新兵訓練中心,帶一批新同誌回來。”
“帶新兵,為啥?”
陳鈞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整懵了。
就二營這種狀況,能帶新兵?
新兵訓練中心現在正在集訓的那批,是今年九月份入伍,已經訓練了四個月。
但按照今年的新規,陸軍新兵集中訓練要半年才能分配。
當然了,訓練三個月後,如果有單位
需要的話,也可以提前帶一批回來。
陳鈞去京都之前,他在旅部就見過十幾個新同誌,據汽車連趙政同誌介紹,那是旅裡為應對合成旅試點,專門挑出來形象比較好的戰士。
過來充當糾察。
就是沒想到變化太快,估摸那十幾人還沒訓練出來,全旅營級編製就讓人給拆了。
不過警衛連,汽車連沒拆,這些單位就算組建合成旅也隻會擴建。
陳鈞挑的那個勤務兵李武界,現在還在汽車連考駕照呢。
但提起今年的新兵,陳鈞總會不自覺的想起當初,他在旅部機關樓前看到的那幾個。
總覺得今年新兵在質量上,可能不是太好。
“沒辦法啊。”
趙子恒聽到詢問,他也十分鬱悶的深吸一口煙,從鼻孔噴出兩股煙霧,聲音帶著愁緒道:“再有十天就要元旦了。”
“元旦前後年度軍事大演習,必然要進入緊張籌備階段,這個節骨眼上,各單位誰願意抽人給咱們?”
“哪怕軍區協商,二營編製的七百多人也湊不齊,軍區的意思是,從新兵訓練中心抽一部分。”
“再由彆的單位湊一部分,將二營的編製給湊出來。”
“那這就麻煩了。”
陳鈞眉頭也跟著擰了起來,新兵訓練中心的那些戰士,雖說已經訓練四個月,對於基本的紀律,或者對於槍械方麵有了初步熟悉。
可問題是,組建合成營,對槍械熟悉沒啥太大意義。
想起二營要帶回來一幫渾身帶著稚氣,甚至臉上膠原蛋白都沒褪乾淨的小家夥,陳鈞就一陣頭疼。
這不妥妥的給二營上強度嘛?
一個普通連隊,能吃下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新兵,那至少需要超出新兵數量兩到三倍的老兵,去帶他們才行。
部隊裡麵,一年後才能被稱為老兵,兩三年才能叫老兵油子,那不是沒有道理啊。
可眼下,二營哪有帶新兵的能力?
彆說一部分,就是一百個估計都是大麻煩。
一個營而已,就敢配一個連的純新兵,那不是鬨著玩的?
“旅裡沒說讓你領回來多少?”
陳鈞嘗試著詢問道。
“怎麼可能。”
趙子恒聞言,他搖搖頭將煙頭丟地上用腳碾滅:“旅長的意思是儘可能的挑200個左右。”
“可能陶旅也有些難做,還特意交代,說是訓練中心那邊已經把平時成績比較靠前的,給咱們挑出來。”
“我帶人過去後,想挑的話也可以再挑挑。”
“那走吧,我跟你去一趟。”
陳鈞想了想,他還是決定跟著老趙一起去挑兵。
這事他知道陶旅為難,能不為難嘛。
推行合成旅不僅是政策上的事情,更是一次大的博弈。
上麵怎麼決定先不管,反正實施的時候,最難搞的環節,必然就丟到基層來處理啊。
七百多人的編製,搞二百個新兵,想想都頭皮發麻。
要是擱其他時候,陳鈞能一換一的,拿一營老兵換新兵,替二營消化點。
可現在,年度軍事演習在即。
不清楚179旅是否參戰的情況下,一營也不敢貿然接受上百名新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