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鈞給旅長彙報實踐安置的這會功夫,旅裡各機關單位的人已經吃過早飯,各自來到崗位上忙碌。
樓下,中培團成員也被教員統一集中起來。
包括各營的營長,也早早的帶人過來觀望。
現在旅裡所有營長,都知道旅裡過來一批級彆不低的乾部。
對方既然要實踐,那必然繞不開下連駐班。
有這事牽著。
誰特麼能坐得住啊,都早早跑過來做好迎接的準備。
這俗話說,當兵生來為打仗。
可和平年代還正處於軍改階段,沒仗可打怎麼辦?
用考核平替唄。
不要說什麼179旅是新單位,大部分戰士都是剛調過來沒多久,啥玩意都不懂,沒辦法考核啥的。
問題是軍區不管你那麼多啊,可以放鬆一個月,絕對不可能連續放鬆。
到了3月月底,各項考核成績就要落實。
如今雖是月初,但各營長已經急得額頭冒汗了。
正摸不著頭緒的時候。
中培團的加入,無疑是雪中送炭般的助益,因為人家有足夠的經驗,能讓營裡的工作捋順。
陶軍明心裡也知道,這幫人過來,那就是最大的助力。
尤其對於當下的旅裡來說,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隻不過他原先是礙於中培團學員的身份,加上人數太多,牽扯太廣。
他沒奢望那麼多而已。
但他們不敢想,陳鈞敢。
有這批生力軍的加入,旅裡這一汪死水,至少可以攪動的活泛起來。
陳鈞手中拿著資料,路過幾個營長跟前時,他點頭用眼神示意了下眾人。
豆偉,趙子恒等人當即會意,伸手指了指旅部門崗外。
那裡停著一排排的軍車,整裝待命,看樣子這幫人早就收拾利索了。
對此,陳鈞也隻是笑了笑,隨即轉身走向中培團學員所在的地方。
林國勇應該是等了有一會,這瞧見陳鈞終於過來,快步迎到跟前。
“陳鈞,實踐下單位的事你辦妥了嘛?”
“咱們不能一直都住在旅裡啊,這邊的進度,也要時刻跟學院彙報的。”
林教員一臉焦急的詢問。
他並非野戰部隊的人,之前也幾乎沒有接觸過基層單位,思考方式有些近乎搞學術人的那種偏執。
信奉時間就是一切。
“準備好了,林教員你彆著急,外麵車隊都已經準備好,馬上就能下單位了。”
陳鈞抬手指了指旅部門崗外,停放的軍車。
隨後,他將手中的資料,還有之前他就準備好的實踐安排計劃書,一並遞給了林國勇。
“林教員,你按上麵的宣布吧。”
“旅裡的營長我都交代過了,他們會接納並帶領所有同誌去單位。”
陳鈞說完,轉身大步回到隊列中,跟著所有人一起列隊等候。
他的身份,雖說也算半個教員,但類似點名,分配單位之類的事情。
陳鈞是絕對不會站到前麵去主持。
因為拋開協助教員,他的身份同樣是學員啊。
能在部隊裡年紀輕輕混到中校,上校的軍官,哪個不是相當驕傲的主?
他一個學員站到人家一幫前輩跟前,頤指氣使的指揮。
無形中會得罪很多人。
這種事沒有道理可言,哪怕你說話再怎麼客氣,也沒吊用。
有些人他就是心眼不大,犯不著招惹這種無端的麻煩。
林國勇接過計劃書,認真查看了一番。
陳鈞寫的這些實踐計劃書,之前他都扒拉過好幾遍了。
除了分配方麵有些細微的改變,其他的都沒啥變動,
檢查一遍,確定沒啥問題後,林國勇拿著分配表大步來到隊列跟前。
從其中一名教員手中接過麥克風,大聲道:“同誌們,由於昨天晚上過來的太晚,第二階段下單位實踐就沒有具體的分配。”
“接下來,咱們分配一下。”
“同誌們應該都清楚,軍事學院的學員下部隊實踐是很常見的事情,向來院校和部隊的結合都很密切,這在培養軍官方麵非常實用。”
“在場的都是老同誌,多餘的話我也不用多去重複。”
“用咱們戴政委的話講,現代化軍隊人才培養模式,統一可以劃分為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和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
“戴政委同樣也講過,僅僅通過軍隊院校教育,培養出來的軍隊乾部,隻會成為象牙塔裡的雛鳥。”
“隻有深入部隊基層,在熱火的一線部隊,才能夠感受部隊大熔爐的火熱,才能發現成長中的差距,然後精準發力,彌補不足。”
“這次實踐,學院的領導去過西部戰區,後來也去過南部戰區,為大家挑選了很多的單位,最終還是敲定合成179旅。”
“既然這樣,那就是希望同誌們,在實踐中可以恪守本職工作,虛心請教,每人每周都要寫一份實踐心得,交到駐營教員的手裡。”
“後續大家學習有調整的話,我會再次通知。”
“接下來,開始點名。”
“諸葛濤,你去防空營報道。”
“滿中誠,去合成一營報道。”
“顧邦傑,去後勤營報道。”
“季銅,去合成二營報道。”
“.”
隨著一個又一個人名被點出來,實踐的單位也被通知到位。
陳鈞站在隊列中,他有些心虛的撇過腦袋。
儘量不看這幫熟悉的中培成員。
畢竟,他有些小心思能躲過教員,但必然躲不開這幫老油子啊。
這幫老家夥一看自己分配實踐的地方,恰好跟自己“專業對口”。
就知道179旅,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壓根瞞不住這幫家夥。
隨著人員分配開始。
旅裡那幫營長,同樣是相當的積極,有人拿著牌子,高舉“後勤營”的字樣。
將牌子舉過頭頂,好像是生怕人家瞅不見似的。
也有人雙眼放光的看著這幫,即將下連駐班的乾部。
急得直搓手。
甚至還有一些臉皮厚的營長,比如何胖子這種類型,早就從兜裡摸出香煙,都開始狗狗祟祟的勾肩搭背,拖著某些學員跑到一旁拉關係。
準備從行為上“腐化”他們。
沒辦法啊。
營裡工作沒法開展,全靠這些專業對口的人去指點指點呢。
陳鈞所能提供的幫助,也隻是將人帶過來,然後分配到他們營裡。
至於接下來這些乾部怎麼用,各營能不能說動人家。
那就全看你們營長,怎麼去辦事了。
分配過程中。
陳鈞全程站在隊列中隻是看著,並不吱聲,主要是沒啥說的啊。
眼下隻有靠這幫乾部,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撐起179旅的框架。
並且,這個節骨眼上。
其實不管實踐團去哪個單位,都避免不了,要先乾活,然後才有實踐學習的機會。
軍改混亂的,又不是179旅一個地方。
不過還好。
旅裡目前正在搭建可視化模擬作戰終端,隻要捱過這幾天。
所有人都會明白,這趟179旅沒白來。
屆時,中培團成員齊聚旅部信息樓,觀看,研究合成旅作戰模式,分析協同戰術戰法。
現場研究出來的東西,會立刻在這裡實踐,從而反哺到旅裡。
單單這一項安排,就不得不讓陳鈞感慨。
要說深謀遠慮。
還是上麵的人更狠啊。
東部戰區的首長,在得知國防大學的技術人員,抵達179旅。
當即更換策略,搭建可視化指揮終端。
確實要比協助各營搭建指揮係統,要強的多,哪怕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用處都沒關係。
因為用陶旅的話說。
那就是眼下所忙的工作,並不是貪眼前的進展,而是為以後長遠獲益打算的。
這話還真不假。
。。。。。。。。。。。。
分配的流程,大概維持有兩個多小時吧。
指揮專業的學員,基本全部下連。
參謀專業的就下到營一級,填充各營成立的參謀部,組建強大的參謀團。
至於政工乾部,那旅裡,營裡到處都是。
這幫人,其實對於新單位的助益不大。
當然了,說助益不大,可不是說政工乾部的工作不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