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購買,那我軍自己招募船工打造戰船如何?”
他思慮孫策能把控船隻來源,那我自己造不行麼?
但魯肅一聽,便搖頭道:
“主公有所不知,戰船不是說造就造,若是小船,無需船工,在下領人便能造出。”
“水戰之要,在於大船,尤其是樓船、鬥艦,一船便可載數百人。”
“似這等大船,須得三五載方才可造!”
“若不從造船之家購買現船改製,等我軍水軍成軍,恐怕得數年之功!”
他常年居於淮南,對於水戰也有研究。
在他看來,水戰就兩種攻擊方式,一是互射,二是互撞。
雖說用兵之道各有不同,但攻擊手段隻有如此。
打這種仗的關鍵,不在於將士有多勇猛,而在於主力艦有多少。
主力艦越多,戰力自然越強。
而問題就在這裡,劉備要取江東,不是一個長久戰略,最多明年,劉備就可能動兵。
等上三五年,黃花菜都涼了!
劉備聽著這話,自是將眉頭皺在了一起,思慮之間,他看向了秦瑱道:
“若依子敬之言,我軍欲建水軍,恐怕難了!”
看著老劉如此,秦瑱便好奇的問魯肅道:
“楚江橫立江南,縱橫千裡,總不至於隻有江東造船!”
“廣陵與荊州等地,難道無船可買?”
魯肅聞言,便即回道:
“回稟軍師,廣陵與荊州自是有船!”
“可廣陵至此,須經吳郡北岸,孫策多有水寨,我軍買船恐有被劫之危。”
“荊州亦是如此,從荊州至此地需經過丹陽郡,沿水數百裡,亦有孫策探哨!”
“從這兩處買船,斷難運至巢湖之地!”
秦瑱聽著,不由站起身來沉吟道:
“若依子敬之言,實則關鍵不在無船可用,而在於孫策之勢已成,把控長江水脈,我軍買了戰船,也無法將其運至巢湖!”
這個問題他之前倒是沒考慮過。
因為他對水戰實在不了解,對孫策的水軍狀況知道也不甚詳細。
但他記得在原本曆程之中,孫策奪取廬江的過程中和荊州水軍交戰過一次。
按照孫策上表朝廷的《討黃祖表》記載,其在建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大敗黃祖,獲其妻息男女七人,斬劉虎、韓晞所部二萬餘級,其赴水溺者一萬餘,船六千餘艘,財物山積。
當然,這是孫策給朝廷上表,其中有誇大的成分。
還有一種說法是孫策得了劉勳和荊州水軍千餘艘,擊敗黃祖水陸兵馬各五千。
顯然,後一種說法更為靠譜!
而現在的時間點已經建安二年末,距離建安四年僅有一年多,按照魯肅說的速度,可見孫策麾下的水軍確實已具規模。
要是存心截停他們的戰船,那自然能保證他們的水軍建不起來!
思慮及此,他不由又問魯肅道:
“子敬可知劉勳麾下有多少船隻與水軍?”
見秦瑱問及此事,魯肅便笑道:
“軍師問及劉勳,莫非是準備從劉勳身上下手?”
“以他手上船隻,建我軍水軍?”
劉備見狀,一時有些驚訝道:
“軍師,我軍現在兵馬疲憊,又值旱情如此,如何對劉勳用兵!”
他知道秦瑱曆來是雷厲風行,看這模樣,恐怕真是想吞並劉勳的。
要是之前他自當問計,可現在真不是打仗之時。
如此窮兵黔武,即便真能打下廬江,他們恐怕也要元氣大傷。
見得劉備如此,秦瑱便是搖頭一笑道:
“非也,在下並非欲對劉勳動兵,隻是思慮我軍水軍難建,須借外力。”
“現在子敬所憂愁之事,在於我軍於巢湖練兵,東西皆被孫策所困。”
“故我軍要建這水軍,便須從廬江下手,若
是劉勳麾下水軍足以立足,那我軍下一步戰略便要考慮將劉勳麾下水軍納為首要目標!”
“謀劃吞並這支水軍,將練兵之所由巢湖移至彭澤湖!”
“此事即便現在不動,也當儘早謀劃!”
彭澤湖,位於廬江境內,北邊是尋陽,南邊是柴桑,是江東的門戶之地。
依照秦瑱的想法,既然巢湖無法練兵,那就移到彭澤湖去!
這樣他們就能在荊州直接購買戰船,運入彭澤湖內構建水寨,防備孫策前來偷襲。
同時也可連接豫章郡,南下建立奪取江東的進軍基地,大幅度消減江東水軍帶來的負麵影響!
這種事情,自然是越早計劃越好的!
而劉備聽到此處,這才放下心來,思慮具體事情,也覺有理,頓時又看向了魯肅道:
“不知子敬以為此事如何?”
他一問話,便見魯肅拱手道:
“主公,劉勳麾下確實有不少戰船,大小船隻數百,水軍不下四千,若能依軍師之意奪之,我軍水軍自然能成!”
“但不知我軍又該如何謀劃這支水軍?”
劉備聞言,自是又將目光移向了秦瑱,眼神自然很直白,軍師有什麼辦法?
隨之便見秦瑱笑道:
“要行此事,須有內應!”
“不知主公可還記得當初我等在相縣俘虜之人?”
劉備聽著,頓時愣了一會兒。
相縣的俘虜?這個時間可有點久了。
不過想了一會兒,他就想起了一個令他頗為厭惡的身影,不由皺眉道:
“軍師所言內應,莫非是那梅成?”
“正是此人!”
秦瑱點了點頭,當初一見梅成,他就覺得這種貨色早晚有用,故而勸劉備留了一手。
現在看來,正是用來釣魚的最佳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