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2 / 2)

隨著周瑜給孫策定計,江東方麵也開始動作了起來。

一封封軍令朝著各處發出,各縣便進入了戰備狀態。

水軍大將鐘離緒也從吳郡世家臨時抽調商船,組成了一支小規模海軍,停在了丹徒以東。

而在這過程之中,劉備的兵馬也終於來到了前線陣地樅陽。

樅陽這個原本劉勳麾下的一個水軍大寨,瞬間便彙集了劉備的麾下的文武精英。

文臣以秦瑱為首,劉曄、簡雍、諸葛亮、王粲、裴潛同在麾下。

武將則是以張飛為首,依次是魯肅、陳到、橋蕤、梅乾、陳策、甘寧、魏延等人。

加上南邊趙雲、徐盛、太史慈,幾乎動用了劉備現在能動用的全部力量!

一時群臣會集,劉備自是大擺宴席,宴請眾人。

席上聽得此戰眾人之功,大力表彰了魯肅、甘寧、諸葛亮等人。

魯肅和諸葛亮自不用說,一直為劉備所重。

隻有甘寧見得劉備,便是一臉激動的單膝跪地道:

“寧昔日在荊州久聞使君仁義之名,難得一見!”

“今幸得軍師指點迷津,方得投入明主麾下,還望使君收納!”

其實他現在早已經算是劉備軍一員,隻不過這是第一次見到劉備,自然要表一番忠心。

結果他一跪下,劉備就直接快步走下坐來,一把將甘寧扶起道:

“興霸休要如此,備有何德才,當得如此大禮?”

“我聞卿此番連斬江東二將,又得大破敵軍水寨,真乃世之悍將!”

“今得興霸來投,實乃備之大幸,哪有不納之理!”

說著,他細細打量了一下甘寧周身,頓時笑道:

“吾聞興霸喜錦衣出行,而今豈無錦衣隨身?”

言語之間,就將身上穿的黑色錦衣直接脫給了甘寧穿上。

二人身材差不多,披上黑衣之後,甘寧自是更顯威武。

可他曆來不為人所重,而今劉備初見,便知他喜好錦衣華服,且自解衣衣之,這是何等看重?

一時間感動得甘寧熱淚盈眶,暗道一句真吾主也!

眾人見得此狀,似秦瑱張飛等人都知道老劉曆來如此,對人主打一個親和。

而剛入劉備麾下的裴潛見得此狀,便是一陣點頭,心道劉備此人真乃雄主,遠非劉表可比!

光是這份收買人心的手段,劉表就是一輩子也難學到皮毛。

他本來隻是先來淮南看看,沒想到卷入了劉備南下之戰,如今見得劉備如此,便沒了離去之心。

隨之一場宴會開啟,秦瑱又相繼將魏延、裴潛引薦給了劉備。

見秦瑱出去一趟,不僅解決了水軍之患,還給自己拉了一票人才回來,劉備心中便是一陣感動道:

“今使軍師出使荊州,本欲聯結劉景升討賊,不意又邀來諸位賢才。”

“此等大功,又叫備如何犒賞方才是好?”

秦瑱見他如此模樣,便搖頭一笑道:

“諸位之所以前來,乃聚大義於此,卻無在下之力!”

“但叫此番能快些平定江東,早些回去見見妻兒,便足在下之願矣!”

眾人見他這番言語,自是大笑不已,秦瑱這話雖是表示自己之願,卻也是在某種意義上藐視江東兵馬。

秦瑱作為軍師尚且如此,自是讓眾人信心滿滿。

獨有劉備見之,指著秦瑱無奈一笑。

彆人隻道秦瑱是玩笑話,隻有他知道秦瑱是真的這麼想的!

他這個軍師沒彆地壞處,就是太過戀家。

但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並不是壞事。

以秦瑱這種能力,若是再不戀家的話,天下恐怕無人敢用。

如此想著

,他便在心中功勞簿上默默給秦瑱記上了一功,隨之便與眾人飲宴了起來。

這麼一場歡宴之後,第二天中午,劉備軍便開啟了一場軍議。

主題自然是關乎如何進軍的,針對如何進軍的問題,劉曄給劉備提了一個兵分四路之策!

簡單來說,便是主力從樅陽南下,經繁昌殺入丹陽。

另外分兵一路沿江上東進,襲擾春穀、蕪湖、石城、江乘等城。

再傳令趙雲、徐盛從山路進攻涇縣,以太史慈為奇兵奇襲會稽。

聽得這四路出擊之策,魯肅和諸葛亮紛紛表示讚同。

目前要打江東,也就這麼四個途徑,四路齊進,可以讓孫策顧此失彼,疲於奔命。

劉備聽得此策,亦是暗自點頭,其實他也是這個想法,多點突破,可以加速他們奪取江東的速度。

可他點著頭,卻發現秦瑱一直不語,又問秦瑱道:

“子揚建議我軍四路齊進,不知軍師以為如何?”

他這一說,眾人自是紛紛看向了秦瑱,便見秦瑱笑了笑道:

“兵分四路,未嘗不可,然則吾觀此計未必可有成效!”

“因是我軍畢竟遠來,不熟江東地理。”

“周瑜孫策皆從此地起家,哪裡不知何處為險要之地?”

“故莫說分兵四路,便是分五路、六路,恐怕皆有敵軍重兵駐守,難以突破!”

眾人聽此,皆是低頭沉思,唯有劉曄皺眉道:

“那依軍師之見,我軍此番又當如何進軍?”

秦瑱見他問話,便直接一指南方道:

“若依吾策,隻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任他幾路堅守,我軍隻猛攻一路,叫他堅守不得,分兵不能!”

“如此行事,今冬之前,孫策必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