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金山嶺長城(1 / 2)

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從正定榮國府到金山嶺長城用了?6小時到達目的地。

萬裡長城,金山獨秀,如今的金山嶺長城名揚四海,被譽為“最美長城”,但誰能想到曾經的金山嶺,曾作為一段“無名長城”靜臥燕山中,無人問津,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清朝覆亡,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山外的世界天翻地覆,因處於深山僻嶺,金山嶺未曾受到大的破壞,基本保持了原始風貌。

1980年11月的一天,一隊人駛進巴克什營鎮花樓溝,他們都是前來調查長城的專家和工作人員,當車子無法前行時,一行人下車步行至長城的沙嶺口,當長城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驚喜的發現,世上竟然還有如此雄偉壯麗,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爬上長城的至高點,興奮地說:“太好啦!太好啦!我從事長城研究工作幾十年,還沒見過這麼好的一段長城!”

隱居深山的金山嶺長城,就是這麼被發現。

千年不倒之謎

萬裡長城矗立在古中國的邊陲,千年不倒,在數百年曆史長河中為中國抵禦了外侵。萬裡長城為何不倒呢,科學家認為這歸功於中國古代建築流行的一種超強度粘合劑糯米砂漿。

中國很多古老的宮殿、陵墓、寶塔,與萬裡長城一樣,看起來使用的都是泥土燒製的青磚黛瓦,但有的可以說曆經數千年,到現在人們就算使用挖掘機,也很難把它們挖開。

科學家研究認為,中國古代建築工人常用的“糯米砂漿”是建築物達到這一堅固程度的主要貢獻者。糯米砂漿,顧名思義,古代工人會將煮好的糯米湯混合到普通的砂漿,攪拌均勻就是“糯米砂漿”。用糯米灰漿黏合的磚石建築,結實耐久,堅固異常。

戚繼光修長城

明嘉靖29年,蒙古韃靼部俺答汗向明朝政府提出用馬匹交換中原的物品,被拒。以此為由,俺答汗發動了對明朝的戰爭。俺答汗的軍隊從金山嶺長城一帶攻入明朝腹地,在北京郊區的順義、懷柔通州等地大肆搶掠,史稱庚戌之變。

庚戌之變之後,明王朝深感金山嶺長城一帶的防線空虛,萬曆皇帝即位以後,內閣首輔張居正痛定思痛,上書朝廷,提出調抗倭名將戚繼光來主持金山嶺地區的防務。

戚繼光在金山嶺一帶領兵十六年。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練兵,二是擴建、改建金山嶺長城,使之成為一道堅固的防線。金山嶺長城有敵樓67座,平均不到200米就有一座,有的相距隻有50米,敵樓之間的間距小就增加了火力交叉點,這樣能起到更好的防禦作用。此外,長城的外側還建有一道擋馬牆,這道用石頭壘砌的擋馬牆高3米,長200米,能夠有效阻擋敵人騎兵的進攻。在崇山峻嶺之上修建規模如此龐大的軍事防禦體係,難度可想而知。

神奇的文字磚

金山嶺長城始建於明洪武時期,它位於河北灤平縣和北京密雲縣的交界處。長城上有一段十分獨特的城牆,其中綿延500餘米的文字磚牆,更是萬裡長城上一朵奇葩。

戚繼光在金沙嶺調集各路人馬,邊練兵邊修築長城,在燒製方磚的時候,將士們將自己部隊的名稱和當時的年代刻成字模,然後印在磚坯上,這樣燒製出來的磚就是文字磚了。文字磚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分清責任,一旦在施工中出現什麼差錯,馬上就是確定責任的歸屬。從而做出相應的處罰。

從文字磚上我們可以看到山東左營的字樣,山東左營是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統領的部隊。這支東左營在修建長城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經曆長期雨水衝刷,加之風化影響,大部分文字磚如今已字跡模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