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興開車拉著蘇霏霏從直隸總督府到響堂山用了3小時40分鐘到達目的地。
響堂山石窟
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響堂山石窟(英文名:Xiangtangshan?Grottoes)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鼓山,是中國重要的佛教石窟藝術遺址,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34.5平方千米,被譽為“中國北方石窟藝米的瑰寶”之一。
基本信息
英文名
Xiangtangshan?Caves
所屬區域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城市
河北省邯鄲市
地址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
景區信息
建造年代
中國北齊時期
景區級彆
國家AAAA級景區
文保級彆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南北響堂山石窟
門票價格
25元
開放時間
全年8:00-18:00
關鍵信息
名稱由來
曆史沿革
景區布局
主要景點
藝術與文化
開發與保護
價值和影響
參考資料
相關合集
響堂山石窟主要分為南北兩石窟,其中南響堂石窟現存7窟,北響堂石窟現存8窟,小響堂(水浴寺)現存2窟,共計17窟,總計造像4000餘尊,窟內還刻有北齊時期的刻經,藝術形式多樣。由東魏末年開始建設,北齊時期完成,後在隋、唐、宋、元等多個朝代進行增鑿,現存的藝術作品為了解相關曆史文化和藝術變遷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但在其曆史發展過程中遭受過沉重的打擊,多次被人為破壞和劫掠,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歐美各國。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滅北齊後開展了滅佛運動,響堂山石窟遭受了掃蕩,經文佛像儘毀,而在民國初期,文物販賣的昌行,讓石窟內大量精美的文物流失海外,此後常樂寺被毀、石窟被征用或占用,直到響堂寺文物保管所的成立,石窟藝術才得以被保護。
響堂山石窟作為中國的文化遺產,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觀賞和學習,也成為了研究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的重要場所之一。為了保護和研究響堂山石窟,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修複和保護工作,各地藝術博物館更是以數字影像等多種形式來傳承和宣揚石窟藝術文化。1961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初,響堂山石窟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2年11月晉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2020年起,邯鄲市更是就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進行詳細規劃,對響堂山石窟風景區及其周邊的投入與開發使得遊客數量與旅遊趨勢大幅度提升,效果顯著。
名稱由來
響堂山的名稱源於石窟內的回聲效應。響堂山的石窟幽深,洞內空曠而寬敞,壁畫精美,吸引了許多人前去參觀和欣賞,若在山洞裡擊掌甩袖,回聲則會在洞內回蕩,使得山洞仿佛成為一個巨大的堂廳,聲音清脆悅耳,宛如宏亮的鐘聲,故名“響堂”。而石窟內保存了大量的佛教藝術作品,包括佛像、壁畫和浮雕等,這些藝術作品展示了古代藝術家的精湛技藝和對佛教教義的崇敬,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而備受推崇。因該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響堂山的石岩中,故名“響堂山石窟”。
曆史沿革
始建
響堂山石窟位於中國河北省臨漳縣西南的鼓山,開鑿於東魏末年,據《資治通鑒》記載在北魏時期,佛教在中國得到了興盛發展,統治者大都信奉佛教,並對佛教藝術與文化進行大力支持,為了表現信徒的虔誠,開始大型修建寺廟,而響堂山石窟最初的用途是為武王高歡作為虛葬的墓穴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