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底牌(1 / 2)

“逃不掉……”

“那就不逃了。”

勃格的出現讓肖恩意識到一件事,那些與自己接觸的人,或許從來都不是代表“個人”。他的交際圈子一直很窄,每天除了工作碼字就是吃飯睡覺,偶爾興起時才會出門健個身,隻要對方願意,可以輕而易舉地融入他的人際關係網,不知不覺的將他困在中央。

隔壁熱情的女鄰居,沒準也是對方的人。

這一刻,肖恩對“他們”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

獵巫運動背後的力量強得可怕,甚至有可能是“力量”本身。

一想到自己時時刻刻都處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身邊熟悉的人全都有兩幅麵孔,肖恩就打心底發寒,他甚至懷疑自己之所以會有寫小說的想法,是不是也是因為被對方潛移默化的暗示和影響。

空氣再度變得沉悶無比。

這種被人監視、強行操縱人生的墜重感,足以壓得人喘不過氣。

但肖恩卻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能感覺出來,對方已經在開始給他施壓了。

可惜他不是個脆弱的人。

脆弱的人也寫不了小說。

壓力是壓不垮他的。隻會壓低他的底線。

肖恩從來不信“無路可走”這個詞。

他更喜歡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那句話——“當有人將你逼得投無路時,不要忘記你身後還有一條路。”

少女提醒過他,“他們”的底線是“魔力”。

一旦他成為真正的巫師,對方將立刻對他動手。

可能是強製抓捕,像克裡斯那樣。

也可能就地格殺。

低階巫師對抗不了他們手裡的家夥,在已經被盯上的情況下成為巫師,無異於自尋死路。

可是他不一樣。

他是這個詭譎奇幻世界的“作者”,他清楚故事中很多很多的細節和設定,其中便包括“神秘學基礎理論”、“階位提升途徑”、“魔力的修行方式”、以及“法術的運作原理”等等,這也是一個寫手在正式創作之前必須捋清楚的事。

這些設定每個都擁有單獨的文檔,保存在一個名為「世界架構」的文件夾中。

肖恩不確定勃格有沒有破解他電腦的密碼拷貝文件,也不確定家裡被裝了多少看不見的攝像頭,穩妥起見,他沒有再打開文檔,反正他都記得住。

魔力是“冥想”的產物,它的本質是一種能量。

說得更詳細點,它是由人們常規認知中的質量轉化而成的能量。

它源自於人體自身。

而這個將體內細胞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就叫做“冥想”。

人的身體具有活性,每時每刻都在傳遞能量,當支撐人體基本功能運轉的能量不足時,體內的細胞便會自動產生能量,以維持生理係統的正常運轉——這在《近代生物學》中被稱為“細胞自噬”,冥想則可以讓人捕捉到這個過程,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畫麵。…。。

單純依靠細胞自噬所產生的能量顯然不足以釋放法術,必須嘗試主動乾涉,通過大腦去細微化地控製自己的身體,改變細胞彼此之間互相吞噬的方式,提高質能轉化效率,讓相同的質量轉化為更多能量,超出身體所需的那一部分,才能被稱為“魔力”。

所以他書裡有個神秘學家曾說過一句話:“人體是天生的魔力容器,每個人都有成為魔法師的可能。”

那時候的巫師還不叫巫師,而是“尊貴的魔法師”。

那是個知識即是力量的博學者時代。

個彆掌握了禁咒的大魔法師,甚至可以將質能轉化率提高到100%,即整個人發生完美的湮滅反應,產生的破壞力足以覆滅一個國度。

比如他書裡的主角,卡爾·布萊克。

或許這也是獵巫運動之所以展開的原因。

他們在害怕。

《基礎神秘學》中,魔力的計量單位以首次公開提出“萬物皆可湮滅”這個概念的神秘學家的名字命名,最初叫做“狄克”,後來發現它有個不太優雅的諧音,便改為了“拉克”,從相對宏觀的角度去劃分巫師的等級。

階位一的巫師被稱為“初生者”,所掌控的魔力為1拉克,其能量強度近似於一顆小型手雷,所以從理論上講,階位一的巫師就已經可以抵擋普通槍械的子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