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用戶來郵電局反映,說自家的電話一直占線,我們就派人去檢查了一下線路,沒想到,占線的用戶越來越多,我們終於意識到,不是外界的線路有問題,而是這交換機上出了問題。”
羅工快速地介紹著原因:“目前,咱們一直在排查交換機的插口,想要找到是哪裡並線造成了占線故障,但是,從下午排除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問題所在,而占線故障越來越多,幾乎波及到了所有客戶。”
“不要找插口了,問題不是出在插口上。”秦亮一下子就將故障範圍給縮小了。
“那是哪裡?”羅工也有些驚喜。
“交換機自身有問題!”
啥?
眾人剛剛眼神中的羨慕,瞬間就變成了不屑。
“秦工,這台交換機雖然已經運行了七年的時間,但是,這可是島國貨,怎麼可能出問題呢?”羅工搖頭。
解放後,國內的電話機用戶逐年增多,靠人工切換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國內也就需要自動電話交換機了。
國內的起步並不晚,在1960年,國內自行研製的第一套1000門縱橫製自動電話交換機在魔都吳淞局開通使用,大大方便了用戶。
但是……之後的發展就停滯了,一直到了改革開放,還在使用老舊的縱橫製和步進製交換機,最多也隻有一千門,根本就滿足不了需求。
而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們家庭內安裝電話的需求是越來越迫切,所以,郵電部門隻能進口國外落後淘汰的技術,一方麵沒錢,另一方麵就是國際封鎖,先進的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