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柳二爺的大兒子柳春好奇地問出聲,“爹,娘和大娘為什麼不對付?明明大伯家幫咱們挺多的,怎麼娘這麼不待見大娘?”
“這個……”柳二爺無措起來,臉都開始發燙,吞吞吐吐地解釋,“你娘自己小心眼,就覺得彆人也是。”
“是麼?”
柳春很懷疑。
他總覺得自己爹沒說實話。
“彆磨蹭了,”柳二爺清清喉嚨催促道,“趕緊的,彆讓你大娘等急了。”
老柳家。
飯菜已經準備好,客人也已經回來,到處彌漫的香味,讓高家父子三人有些迫不及待。
高義笑嘻嘻地開口,“沒想到嬸子手藝這麼好,今兒可有口福了。”
“你嬸子哪有什麼手藝啊,”老爺子連忙擺手,“她飯做了幾十年都沒長進,今兒是小魚兒掌勺,你嬸兒隻是打個下手。”
“小魚兒還會做飯?”
“農家孩子,裡裡外外的活計都要做,更彆說小魚兒是招贅作家主的,隻有這樣,才不會被人說閒話。”
說完,老爺子歎口氣。
他是心疼孫女的,但,世道如此,心疼也沒辦法,手腳勤快頂多累點,被人指著鼻子說懶饞滑,脊梁骨都直不起。
腦海浮現這個想法的時候,他下意識忽略了小周氏。
潛意識中,老爺子雖然不太看得上小周氏,卻跟老周氏一樣護短。
“既然如此,還要女婿做什麼?”高師爺冷哼一聲,“少個累贅,還更好做安排。”
上過戰場,還做了師爺,高師爺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今兒能說出這番話,也是把柳瑜真的當成可以培養的子侄。
“也不能這樣說,”老爺子很有自知之明,“荀逸這孩子也聰明,隻是家裡條件在這,沒法送去讀書。”
老爺子經曆的事情很多,曾想過把孫子都送去讀書,仔細思考一番後放棄了。
首先,最近的學堂都在五裡開外,沒人接送不安全,占一個勞力又不劃算。
其次,開銷承受不住。隻送一個肯定不行,家都要攪和散,全都送一年十幾兩,老底掏光也撐不住幾年。
“要送也該送我侄女,送他做什麼?”高義很不讚同,“侄女出息對咱家一定有好處,至於彆人……”
未儘之意,所有人都能明白。
“話是這樣沒錯,”老爺子有些猶豫,“小魚兒畢竟是姑娘,肯定沒有男孩子方便。”
“所以說你早該來縣城,”高師爺恨鐵不成鋼的開口,“鄉下待太久,形勢都看不清了,都沒算過以前打仗死了多少人。
當今聖上恨不得把女人當成男人用,把男人當成畜牲用,巴不得人人如龍,隻要有才有德,彆說姑娘,就是太監、奶娃娃都照樣重用。”
“這……”
老爺子咋舌,心裡非常震驚。
雖然已經隱隱意識到世道變了,卻沒想過如此之大。
畢竟,鄉下完全沒有什麼體會。
“今時不同往日,”高師爺歎息不止,“戰場太殘酷,收割了太多的鮮血、人命,太祖建朝已經十年,天下依舊沒有完全太平,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將硝煙四起。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誰能挽狂瀾於即倒,誰就是英雄!”
柳瑜的聰慧,讓高師爺有些後悔把孫女嫁出去,感慨也變得格外多。
他的一番話,讓老爺子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