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歪樓了(2 / 2)

兒女成雙福滿堂 紅粟 9949 字 11個月前

擱下筆,細細地洗了手,讓陳氏將火盆撤了下去,邱晨拿起眷抄好的紙張細看審核……本來字就不咋地,這回又是一隻手眷抄的,這字寫的就更是幾乎看不得了!

“唉,這麼醜的字丟臉是小事,若是因為字醜不清楚被人看錯了,那可就關係重大了!”邱晨苦惱地揉著腦門兒,愁眉苦臉道。

順子家的恰好走進來,笑道:“二爺剛剛醒了,奴婢已經讓人送了晚飯過去。”

邱晨綻開一臉的笑來,抬眼看過去,林嫻娘也正看著她笑著。

她的字兒見不得人,她家裡有個字兒好的啊。林旭本來的字就比她強,得了郭大老爺指導後,一筆字如今寫的已經很有些風骨了。

邱晨點點頭,跳下炕就往外走:“五妹妹也累了一天了,先去歇著吧!我去跟二弟說去!”

能夠為大嫂做些事情,林旭自然沒有二話,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匆匆吃了晚飯,就點起燈來仔仔細細地眷抄起來。

邱晨又吩咐人添了兩支蠟燭過來,叮囑林旭不用熬夜,第二天再抄也行,就轉回了後院。這些日子在疫區積累了濃重的疲憊,這一天從早上忙碌到這會兒,她也實在是很累了,回到自己房裡洗了洗就睡了。

回到自己家裡,不用擔心隨時可能傳染的疫病,也不用戴著厚厚的口罩呼吸困難……邱晨幾乎是頭挨著枕頭就睡熟了。一夜好眠。

第二日邱晨醒來已是天光大亮,眨眨眼,邱晨轉頭看向炕櫃上的座鐘,居然已經九點多了。

她來到這裡後,這還是第一次醒的這麼晚!

既然晚了,邱晨也不急著起來,乾脆躺在炕上,伸伸胳膊,放鬆了身體又在被窩來懶了一會兒,這才起身。

陳氏聞聲從外邊走進來,曲膝問候了,把熱水送進耳房,伺候著邱晨洗漱了。

林嫻娘也緊跟著端了早飯送進來:“大嫂昨晚睡得好,這一覺睡下來,看著大嫂的氣色都好了許多!”

邱晨從鏡子裡看著林嫻娘笑道:“還是在自己家裡睡得踏實……”

說著話,陳氏已經將邱晨的頭發綰好。拿了一支碧玉鳳頭簪,俯身詢問道:“夫人,用這一支簪子可好?”

邱晨點點頭,讓陳氏幫她把簪子攢入發間,略略端詳了一下,就起身坐到炕上開始吃早飯。

林嫻娘起身:“大嫂,妹妹去鋪子裡看看,收拾收拾,明兒就開張了!”

邱晨點點頭:“去吧,帶上順子或者二魁,讓王氏跟著……”

林嫻娘不用她送,連聲答應著去了。

林旭也前後腳地過來,把兩遝紙送了過來。邱晨第一眼就看到了林旭熬得發紅的眼睛,心疼的連忙打發他去歇著,自己匆匆吃了早飯,將林旭眷抄好的防疫資料交給曾大牛,打發他給秦錚送過去。

這件事做完了,去疫區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邱晨招呼二魁套了車,由秦禮護衛著出城去作坊裡查看了一番,劉占祥和許謙之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將作坊打理的很好,並沒有因為瘟疫受到太大的影響。

從作坊裡出來,邱晨也沒回城,直接讓二魁趕著車繞過安陽城去了南沼湖。

通往南沼湖的青石路上,石縫裡已經生出了許多青草,南沼湖邊的莊子也安靜地荒涼著,沒了之前雞鴨喧騰、羊兒咩咩的歡騰景象。倒是滿湖的菱角、蓮藕長的很好,密密匝匝的,雖然荷葉和菱葉已經枯黃,卻可以看得出,曾經的繁茂。

菱角是農曆七月份進入成熟季,就可以每天采收了。菱角有個習性,一旦采摘不及時,菱角熟的過了,就會自動脫落沉到水底去。

到了八月底,菱角早已經落入水底,淺水處還能打撈一些上來,深水處卻是沒有辦法了。倒是蓮藕和蓮子,應該儘快采摘采收,不然天氣冷了,下水就太難了。

這一路走過來,田野村莊空曠而安靜,瘟疫前的流民都不知所蹤,估計是瘟疫來時跟著安陽城的百姓又向北逃難去了,倒是讓安陽城有了難得的平靜。也或許正因為如此,南沼湖這邊沒有人過來,房屋棚舍乃至碼頭上拴著的幾隻木船都完好無損地保持著原狀,沒有遭到什麼破壞。

察看了一圈兒,所看所見都讓邱晨心情放鬆起來。看著滿湖殘荷中一支支半垂的乾枯蓮蓬,邱晨來了興致,招呼著秦禮撐了船,帶著二魁一起,劃入殘荷叢中,采摘了半船蓮蓬。這才儘興而歸。

回到城裡,邱晨就張羅著剝蓮子。雖然已經是八月底,但今年蓮藕第一年種植,種植稍晚,這會兒的蓮蓬和蓮子外殼都成了棕褐色,卻並不算太堅硬。全家人總動員,花了一個時辰總算是把邱晨采回來的蓮子剝好去了皮和蓮子心。

晚飯自然就以蓮子入菜入粥,林嫻娘還跟王氏琢磨出了蓮子糕,味道清甜,口感軟糯,非常不錯。

晚上收拾了一番,第二天一大早,邱晨就打發了二魁回了劉家嶴。

疫情基本消除,也是時候把楊樹勇和老何等人接回來了。這個時候趕回來,菱角還能收成一些,蓮子也要儘快采摘,還有蓮藕,也要儘快采挖售賣……有了這些東西的產出,大哥大嫂一年的辛苦也不算白費。

打發走了二魁,邱晨就帶了陳氏、順子家的幾個人,再次去了南沼湖。她們要趕在楊樹勇等人搬回來之前,幫著把房屋打掃一下,晾曬一下被褥,再生了火烘烘屋子的潮氣。

清掃房間的活計不需要邱晨插手,她就帶著林旭,由秦禮和曾大牛分撐了兩艘船,進湖裡采摘蓮蓬,搜尋沒有掉落的菱角,還有不算太多的芡實……

中午吃過飯,邱晨又想起湖岸邊兒種植的荸薺,帶了人扛了鐵鍬興致勃勃地去挖,這個倒是生長的很好,也極好挖,順著纖細的植株挖下去,就是一顆扁圓的紫黑色荸薺塊莖。

踏著夕陽回到家裡,邱晨將蓮子、芡實和荸薺分了幾隻小簍子,打發人給南湖那邊送過去。結果,不等他們的晚飯做好,唐文庸就笑嘻嘻地上了門,後邊自然跟著表情幾無變化的秦錚。

這一頓湖鮮飯菜雖然清淡,唐文庸卻是讚歎不已,吃過飯還跟邱晨約好了,第二日跟著一起去南沼湖,還說要帶上漁網,在湖上現捕了魚來烹製,滋味最是鮮美。

邱晨很是詫異,自從這兩個人到了,雲濟琛和廖文清就被打發了去統籌糧米藥材,忙得好多天不見人,這兩個人看上去卻清閒的很。

不自覺地,邱晨就問了出來:“你們的公務不忙麼?”

秦錚垂著眼喝著茶,唐文庸避無可避,笑嘻嘻答道:“我們隻要統籌大局,具體的活兒自然有人去做!”

邱晨了然地點點頭。是了,自古到今都是如此,當官兒的是不用事事親為的。她還聽說過一句話,說當官最要緊的是會用人,知人善用,才能把工作做好。而不是事事親為,那樣子累死了,工作也做不完,自然也做不好。

曆經兩世,邱晨也沒有做領導的經驗,自然也沒什麼發言權。既然這兩個人自覺不會有妨礙,她也不再多言,笑著應下來,並跟唐文庸約定了陳氏在西城門外會合。

第二日一大早,留了順子家兩口子看家,邱晨和林旭帶著家裡其他人,浩浩蕩蕩地再次往南沼湖進發。這一次幾乎是全家總動員了,連林嫻娘和二魁家娘兒四個也一起出動了。

秋日的南沼湖景色極美,又有采蓮子挖荸薺這樣的趣事兒,帶上山子和石頭就當秋遊了。而二魁家的和小十月自從進了城就幾乎天天悶在家裡,帶著她們到南沼湖來,也算是放放風,鬆乏鬆乏。

------題外話------

原本想著十二點上傳的,還是沒能寫完。先發這些,明天上午二更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