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已經看透了武家的秉性,所謂忠義,就是一場交易。主家給好處,姬武士出人命,雙方各取所需的一場交易。
武家重禮,看似素質高,約束多,其實骨子裡無義無信,無視道德廉恥。
但這天下的事,原本就是一場捆綁利益的站隊遊戲。你是誰,你站哪邊,一定要有清楚的認識。
所以,**鬥爭,一抓就靈。
這些地頭會對義銀感激涕零,是因為她們的日子很不好過,武家大名對地方的盤剝,是敲骨吸髓。
日本鬆散的莊園經濟體係,到了八代將軍之亂後,有了集權的傾向,地方大名開始用各種辦法兼並土地。
雖然日本平原被山勢分割成碎片,地方意識強烈,難以集中,但通過暴力鎮壓,武家大名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
從經濟上看,大名開始實行貫高製,並逐漸走向了石高製。利用各種辦法,竭力壓榨土地中的餘力,提高自己的實力。
貫高製還能偷個懶,將土地收入換算成銅錢,來要求地方武家承擔相應的兵糧役。
貨幣是通過錨定物資來體現價值的,日本的銅錢參差不齊,有明朝的永樂通寶,自製的精錢和劣錢,貫高製很難達成一致。
所以,出現了壓榨地方更狠的石高製。
石高製是以地方武家的土地產出的糧食作參照物,來要求地方武家承擔相應的兵糧役。
伴隨而來的,是大名的檢地政策。隻要一檢地,地方上的耕地數量就藏不住了,產出也就明確了。
結果就是更加慘烈的壓榨,讓基層村落透不過氣來,即便是村落的地頭武家,也過得苦不堪言。
因為武家大名一向是對土地的極力壓榨,這些地頭才會對義銀的斯波忠基金發放年金一事,非常疑惑。
武家大名分封土地給地方武家,地方武家擔負兵糧役,是雙方以為天經地義的權利和義務交換。
但義銀的玩法,完全不是這種封建君臣約定的套路。他來自現代社會,玩的是編製,是社保,是認同,是階級共識的意識形態。
義銀從來沒有真正控製過土地,斯波家的譜代家臣,就高田姐妹兩個西貝貨。沒有可靠的家臣團,他拿什麼牢牢控製土地?
當初明智光秀為他綢繆鳩占鵲巢,就是要通過身體消化重臣家,為斯波家所用,借殼生蛋。
不管是義銀打下來的土地,還是通過北陸道商路賺到的錢糧,他都是大撒把。
其他武家大名恨不得把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裡,讓自己一家獨大。
而義銀的做法,是擔當握刀人的角色。好處賺回來,他負責切割分配。他自己那份,可有可無。
他倚仗的,從來就是武家傳統的意識形態,通過維護武家集團整個階級利益的共識來統一思想,獲取自身的超然地位。
他隻需要成為一個公平的分配者,並不需要貪婪土地。
因為,照著明智光秀的鳩占鵲巢之策,這些分出去的好處,最終會以子孫後代的方式,被義銀自己的血脈後裔繼承。
在女尊世界的姬武士看來,是她們占了義銀的便宜。其實在義銀自己的世界觀看來,這叫開枝散葉,何止不吃虧,簡直賺大發了。
所以,義銀的慷慨是跨時代,甚至跨世界的高度。他可以把手裡所有的利益都分了,高度捆綁斯波家臣團,心理上也不受半點影響。
誰要傷害他的利益,他未必在意,斯波家臣團先要炸了。因為她們的損失,可能比義銀更大。
斯波忠基金,就是義銀持刀分肉思維的另一產物。
鳩占鵲巢之策是血脈融合,斯波忠基金是利益融合。說到底,都是深度捆綁的策略。
和織田信長這些武家大名的集權思路不同,義銀追求的始終是分配權,不是支配權。
今川義元死後,今川家被武田家與德川家夾擊攻滅,整個東海道大亂。
今川義元建立起來的東海道商路體係崩潰,商業核心樞紐駿府城,被甲斐眾搶得破落不堪。
如今,島國內部的關東關西物流通道,已經轉移到北陸道商路,被握在了斯波義銀手裡。
斯波義銀聯合相關各家,等於是壟斷了關東關西的島內貿易。
斯波忠基金,就是一個畸形的托拉斯企業。斯波家又當裁判,又下場踢球,根本沒人能和斯波家進行商業競爭。
關東關西的商業流通規模,高達數百萬貫。斯波忠基金從中牟利,利潤足以支撐百萬石領地的出仕姬武士年金。
這是其他武家大名沒有的優勢,斯波家可以不通過壓榨土地產出,賺取大量物資。
義銀甚至開始通過商利反哺地方,贏得地方武家的擁護。
年金發放後,斯波家的家臣團根本沒有力量抗衡斯波義銀。因為武家的力量來源於土地,她們必須榨取土地價值,充實軍需。
而斯波義銀屬於那種,你給我磕個頭,我就給你發錢的傻老大。在東裡這些地頭的心裡,未必沒存著,人傻,錢多,速來的小心思。
可要是這筆錢糧多發幾年,讓所有基層姬武士開始把這筆錢糧當成自己應得的長期收入,產生依賴,那就誰都彆想再奪走!
福利好發不好收,斯波義銀不可以,那些反對斯波義銀的人,更不可以!
隻要斯波義銀說一句,有一個事會影響斯波忠基金收益,影響大家的年金,你猜基層姬武士是個什麼反應?
斯波忠基金是一把雙刃劍,利用超越時空的福利體係,緊緊綁住了整個斯波武家集團。
但斯波忠基金也不是萬能藥,它有兩個很嚴重的缺點。
其一,斯波家的領地一旦擴張過度,斯波忠基金是否有足夠的財力覆蓋年金數量的上漲?
這就是義銀默許明智光秀,繼續搞鳩占鵲巢之策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沒有永遠上漲的基金,斯波家的穩定,最終還得依靠武家傳統的血脈子嗣來傳承。
其二,斯波家的年金是否能購買到足夠的糧食,發放糙米?
島國內部的市場價,一貫銅錢等於二石糙米。但這個價格,從來就不準。
銅錢分好錢劣錢,糧食有歉收豐收。斯波忠基金賺到的錢,怎麼能長期保持穩定的收購價,購買到足夠的糧食,這是一個大問題。
貨幣說到底是物資的兌現,沒有強有力的錨定,波動的物價足夠摧毀斯波忠基金建立的穩定忠心。
同樣的銅錢,在不同年份買到的糧食數量不一樣,怎麼做預算?
明朝發行的寶鈔失敗,讓位給白銀。最後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變相承認了銀本位。
為了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西方人不斷向大明輸入全球的白銀,導致明朝通貨膨脹爆炸。
當時天朝的金銀比是1比6,歐洲的金銀比是1比18。
經過幾百年的時代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