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醜陋的政治謠言,不必追求事實,隻需要有所懷疑,就可以給織田家潑汙水,讓所有神裔家族獲利。
而織田信長也很難說清楚,因為她的丈夫的確是濃君,這孩子從封建禮法上的確屬於正室的濃君所出。
所以,織田信長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斬斷與濃君的婚姻關係,讓自己保持單身狀態。
即便濃君作為齋藤家的兒子,身上帶有織田家統治美濃國的合法性,織田信長也必須果斷和離,斬斷這一隱患。
如今的美濃武家已經跟隨織田家的擴張得到了太多好處,她們不可能為了過氣網紅齋藤家的兒子,去反抗織田信長對美濃國的統治。
所以,織田信長才能沒有顧慮得把濃君一腳踢開。她的這份冷靜,是明智光秀最鬱悶的地方。
但凡織田信長覺悟得晚一點,先和義銀上了床,再回家離婚,明智光秀都能暗搓搓得大搞謠言,把織田信長的孩子潑成黑娃。
可織田信長的理智果決,讓明智光秀失去了機會,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
足利義輝是個莽婦,所以死得不明不白。織田信長卻是英傑,英明神武。明智光秀越來越擔心,自己未來能不能順利弄死她。
當然,這些事明智光秀是不可能對義銀說的。
她隻是心裡鬱悶,來君上這邊發泄發泄,不小心讓義銀感覺到了一絲異樣。好在義銀沒有深究,被她糊弄了過去。
明智光秀看了看太陽,笑道。
“時辰尚早,君上有沒有興趣出行秋遊?”
義銀瞅了明智光秀一眼,這腹黑狐狸做事向來是有的放矢,從來不會浪費時間做無用功,這次邀請自己出遊,必然是有目的。
“閒來無事,出去走走吧。”
明智光秀笑道。
“建仁寺的秋葉似血,正是觀秋的好時候,臣子鬥膽懇請君上移步前往。”
義銀翻了個白眼,天氣都沒冷,哪來的秋日紅葉,明智光秀言裡言外儘透著一股子敷衍。
“去吧,去吧,看看你又想出了什麼花樣。”
明智光秀伏地叩首,謝過君上,隨後開始替義銀更衣。
義銀隨她擺布衣著,腦子裡琢磨著建仁寺中能有什麼驚喜。
建仁寺位列京都五山之一,排行第三,乃是臨濟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
與大德寺派不一樣,建仁寺派與東福寺派都是關門過小日子的臨濟宗派係,不喜歡參與宗教鬥爭。
義銀想不出明智光秀為什麼要帶自己去那裡,便懶得再多想了。
———
鐮倉幕府末期,武家政權開始加強對佛教宗派的管理。
因為臨濟宗與幕府關係密切,幕府便仿造南宋臨濟宗五山,製定五大官寺,名曰鐮倉五山。
到了足利幕府時期,足利幕府又在京都建立京都五山,依然是借重臨濟宗管理佛教宗派事務。
臨濟宗投桃報李,始終站在足利幕府一邊,是幕府初期重要的支持力量。
隨著足利義滿弑殺天皇,屠滅公卿,神道教覆滅。武家與佛教達成默契,佛教勢力由此達到鼎盛。
臨濟宗是漢傳佛教南宗五個流派之一,因為與幕府關係密切,一度成為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佛教。
也因此,臨濟宗分支眾多,山頭林立,心思不齊,在後來的宗教鬥爭中漸漸敗落,走向保守。
現如今,除了相國寺派與大德寺派等幾個少數臨濟宗分支,大多數臨濟宗山門都是關上門過小日子,不願意再涉及太多俗務糾葛。
明智光秀帶義銀前往的建仁寺,便是臨濟宗中的小日子人,不願意理會外麵的紛爭,借著昔日京都五山之一的餘暉,平安度日。
義銀走進建仁寺本坊中庭,隻見庭中立石,周遭布滿紅葉樹,景致甚是美麗,他不由對身邊的明智光秀說道。
“我錯怪你了,確實是美景。”
明智光秀微笑不語,一旁配侍的蒲生氏鄉聽到義銀誇獎明智光秀,麵色冷冷冰冰。
津多殿到訪,庭院內外早已布滿了同心眾姬武士。建仁寺眾尼惴惴不安在中庭等候,也不知道斯波義銀突如其來,所為何事。
如今見著真人,一群肥頭大耳的尼姑連忙走上前來,作揖行禮,山呼聖人。
義銀搖頭苦笑,論起不要臉,還得看佛教諸尼。
幕府武家喊一聲聖人,還要扭扭捏捏半天。尼姑們喊起來卻能夠麵不改色,果然是常青不倒的變色龍。
這些衣著華麗,生活優越的大尼姑,都是出身高貴的名門後裔,被送到寺院中生活,反而是躲過了亂世刀兵紛亂,也是命好。
義銀寒暄幾句,就把這些大尼姑給打發了,隨後看向明智光秀,問道。
“你不會真是帶我來賞紅葉的吧?”
明智光秀微笑道。
“君上,眼前美景難道不值得一觀?”
義銀看著明智光秀笑而不語,明智光秀剛才受過雨露,這會兒還在順著大腿往外流,如何招架得住義銀這般嗔態。
“君上,請隨我來。”
素白的沙石鋪滿庭院,掃出枯山水,此處無水似有水。義銀跟著明智光秀一邊走過長廊,一邊觀摩兩邊美景。
明智光秀微笑道。
“君上請看,這前麵的禪房,據說曾經是一休大師住過的。”
義銀問道。
“哦?就是重建大德寺的那位一休大師?”
明智光秀點頭道。
“君上英明,正是那位。如今這禪房也是教室,用於教授稚女。”
義銀點點頭。
武家教育以大小兵法為主,文化禮儀則是請公卿,神官,尼官教授。
自從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屠滅了天皇朝廷之後,公卿神官俱亡,想要學文化就隻剩下佛教這個獨苗。
武家但凡日子過得去,就會把孩子往領地內的寺院送,可以多學點文化。
古代的書籍珍貴,即便有印刷術推廣,大多數人也是學不起文化,當不了文化人的。
即便是統治天下的武家集團,中下層能夠學個書寫,懂個算數,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想要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就隻能來寺院當稚女,類似南蠻教的教會學校。
在佛理熏陶下,大多數稚女最終會選擇出家,成為島國新一代的文化人。明智光秀所說教授稚女的禪房,就是這樣一個教室。
義銀看向前方的禪房,不禁產生一絲好奇。明智光秀要帶自己見的,難道是一位稚女?
如果是,那又是一位什麼樣的稚女,竟然能得到明智光秀如此看重,拐彎抹角把自己這位高權重的津多殿請來,觀之一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