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是王長田師哥,兩人都畢業於複旦大學…
現在說的滬圈,其實就是複旦大學那幫人創造的圈子。
張昭畢業後先是留學美國,歸國後進入上影集團。
他回來時,中國電影處在起步階段,許多從業者待業在家,他痛心於那個“讓創作者沒有尊嚴的時代”。
2003年,張昭離開上影,遇上了複旦師弟王長田,那時光線傳媒剛成立5年。
剛到BJ,他就和王長田長聊到晚上12點,王長田請他吃了一頓媽媽包的餃子。
這頓餃子讓張昭記憶深刻,他覺得王長田是一個不講形式,踏實做事的人,他加入了光線,任藝術總監,2006年創立光線影業。
然後就是出品並發行了20多部商業電影,創造了為中國電影業矚目的“光線速度”!
後來光線傳媒為了上市,直接把電影業務並入集團…
這個讓張昭不滿——當初承諾的光線影業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你並進去的話,我就沒有辦法按照產業發展來進行布局了。
然後他就離開了光線…
去年年底加盟楽視影業。
原本楽視影業也有參與投資電影,比方說《決戰刹馬鎮》、《巨額交易》之類的。
張昭負責掌控局麵之後,投資、發行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黃百銘的《八星報喜》。
他跟那幫香港電影人很熟悉…
畢竟之前在光線負責的第一部戲就是《傷城》…
跟黃百銘、徐克、陳木勝都合作過。
所以,他是懂商業片的!
沈言拿出了劇本,說了自己的拍攝計劃…
張昭疑惑:“一個月能拍完?”
“…就幾段校園故事,也不會反複磨鏡頭…一個月差不多了!”
“你準備明年暑期上映?”
“對,”沈言點頭:“暑期檔我的粉絲有時間…”
“那你覺得能有多少票房?”
“我覺得8000萬~5億之間…”
張昭驚訝:“上下幅度這麼大?”
沈言笑了笑:“主要看宣傳、營銷能不能跟上…如果能引發大眾熱議,票房就不好說了!”
“你要拍的青春片是不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那種?”
“不是…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那種…您知道這部電影嗎?”
張昭:“當然知道…聽說創造了彎彎票房新紀錄!”
沈言點頭:“對的,而且香港票房破了4000萬,正在挑戰《功夫》、《少林足球》創新的華語片票房記錄!”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香港累計票房為6128萬港幣,超越了周星馳的《功夫》,成為香港最賣座的華語電影
這個記錄要到五年後才被《寒戰2》重新奪回來——《寒戰2》的香港票房是6682萬港幣!
“這麼高嘛?”
“…我前兩天看的新聞…您可以搜一下!”
“我有關注…知道它挺火,拿了兩個周票房冠軍?”
“已經三個了!”
“是嘛…”張昭若有所思:“看來,青春片確實有市場,而且你跟九把刀一樣,都是暢銷小說出身…不過,《我的少女時代》好像沒有原著基礎!”
“…我之前的小說其實不算校園青春類型…”
沈沫插話:“他想的是電影、小說同時上市…”
“你是這麼想的啊…”張昭笑了笑:“咱先吃東西…”
……
三人飯局,飯店還不錯…
其實沈言之前在BJ待過一年,但大部分飯店啥的都沒進去過…
畢竟他當時是來讀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