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築基後期!(2 / 2)

祖母可是老江湖了,她的那些小伎倆祖母知道得一清二楚,況且她的瘦金體還是祖母教她的,模仿筆跡什麼的肯定會被祖母識彆出來,所以這個時候,房嬤嬤萬萬走不得。

房嬤嬤苦笑著看著虞常寧,大小姐是夫人的女兒,她是萬萬不能讓大小姐一個人待在京城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的。

看著虞常寧精致的眉眼,房嬤嬤一瞬間覺得自己家的小姐怕不是凡人,而是那不慎落入凡間的仙童。

房嬤嬤生活在京城,見過許多像與虞常寧年歲差不多大的閨閣小姐,而那些小姐大都還懵懵懂懂,虞常寧少年早慧,又得老太君悉心教養,既有端正謙遜的品性,又有過人的膽識,若非是女子,假以時日必是棟梁之才。

可她偏偏是個女子,怕就怕慧極必傷,早慧成了要她命的東西。

清晨的氣溫到底還是低的,昨夜又下了大雨,今早行至官道上必然有些濕滑。房嬤嬤終是歎了口氣,探出身子吩咐車夫趕車趕得慢些,又從包裡拿出一件厚實的披風,輕輕披在虞常寧身上。

話說這便亭蘭與虞常寧分彆後,搭了剛好回城的順風車,不到一個時辰便回了彭城。

亭蘭快步穿過熱鬨的街市向城東順安巷走去,一路上都有聽見那些市井婦人們說虞家的那些混賬話,亭蘭感到心寒,虞家是彭城的富貴大戶,平日裡沒少幫助這些市井百姓,可虞家剛剛出事,這些人便迫不及待的落井下石,真是世態炎涼。

虞家出了事,這幾天不斷有丫鬟小廝請辭,老太君不想將這些人牽扯進來,便給這些人結了月銀,放他們離開,現在這虞家老宅,隻剩了些不願意離開的老仆,院子裡少了很多年輕人的朝氣,顯得有些荒涼。

亭蘭踏著古樸的青石板走入福延居,進入屋內時卻見老太君一人站在窗邊,佝僂的背影顯得格外孤獨。亭蘭鼻子一酸,大小姐就是因為害怕老太君孤單才叫她趕緊回來的吧。

“老太君。”亭蘭站在老太君身後,俯下身向老夫人行禮。

老太君轉頭看了看她,毫不意外的說:“回來了。”

“您知道我會回來?”亭蘭有些意外。

老太君點點頭,她就知道那丫頭會讓亭蘭回來,“我還知道,寧兒一定不會去徐州。”

亭蘭大驚,原來大小姐那是調虎離山!大小姐一定知道隻要有她在就一定會阻撓她改變計劃,所以她才會讓她回彭城!

她忽然臉色慘白,大小姐如果不去徐州,那去的一定是......

老太君輕輕歎了口氣,常寧那丫頭向來是個有主意的,既然她打定主意非要去建康,那她們即便想攔,也是攔不住的。

她沉默了半晌後,才開口說道:“亭蘭,馬上用我的雲鴿傳信給泰州隆坤鏢局的王先生,請他即刻動身前往建康,暗中保護我的寧兒。”

亭蘭一聽,俯身行完禮後,匆匆地去了。

屏風後的茶幾上擺放著一架做工精良的獸腳香爐,香爐裡正燃放著淺淡的檀香,老太君輕輕撚動著手指間的佛珠,臉色沉靜。

房嬤嬤今早問她為什麼不跟寧兒一起離開彭城,她那時隨口撚了個理由來搪塞她,並沒有告訴她實話。

她不能離開這裡,她嫁來虞家近五十年了,虞家的老祖宗給後世子孫留下來的基業怎麼也不能就這樣毀於一旦啊,她的根在這裡,她總得替自己早逝的夫君守在這裡。

況且彭城虞老太君名聲顯赫,她這時候若是和寧兒一起走了,不僅護不住她,反而還會拖累她。

老太君眼神有些空洞的望著不遠處案台上供奉的玉石觀音,她此時唯願遠在建康昭明府裡昌兒一家能夠早日洗清罪名,願她的寧兒一路平安。

建康至彭城大約要行半個月的路程,一路上,虞常寧利用馬車停靠驛站歇息的時間向驛站內來往的旅客打探消息,終於理順了事情發展的原委。

她與房嬤嬤此時坐在郴州驛站的大堂裡,她的隔壁桌邊正好坐著兩個抄著一口京腔的中年人,她心下明了,知道這兩人正是從京城來的,於是便側耳仔細聽這兩人嘴裡正說著關於京城最近的一些新消息。

其中有用的,大概隻有太後感念虞將軍勞苦功高,認為此案疑點重重,要求皇帝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嚴格徹查。

這還真是個好消息,這樣一來,為虞家翻案的可能就更大了些。

虞常寧抿嘴笑著為自己添了些茶,剛沉下心想要把案件聯係起來尋找疑點和突破口,就聽見從門口穿來了此起彼伏的打罵聲。

“客官,您的牛肉和小菜,請慢用。”店小二端著虞常寧這桌點好的菜品走了上來。

虞常寧挑眉,又朝著大門方向看去,隨後回過頭對那正在上菜的店小二道:“那邊出了什麼事情?”

店小二好像對剛剛發生的事情習以為常,訕訕道:“瞧著像是陳國的商旅又和咱們北梁百姓起了衝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