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胡璃的喘息(1 / 2)

其實作為一個芯片行業從業人員的重生優勢,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避雷踩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華為海思的第二代芯片K3V2,當時號稱業內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高性能ARM架構CPU,40NM,64內存總線,是TEGRA3內存總線程的兩倍。

12年,這款芯片上市的時候,許多人都以為海思取得了技術性突破,國產“芯”徹底揚眉吐氣了。

但事實證明,這款芯片本身的設計就是失敗的。它沒有采用更兼容的MAILGPU架構,而是用了一個在當時相當非主流的“GC4000”,導致整個芯片係統兼容性奇差無比,並且發熱量還巨大。

而在外界看來,海思當時圖的是Vivante公司拿廉價的授權費用。

甚至一度被外界說成海思想空手套白狼,結果崴了一嘴屎。

但實際上,路遙後世也跟幾個海思的骨乾聊過這件事。當時公司的想法確實有Vivante授權費廉價的想法,但更多的是一種保守策略。

當時的MAIL係列雖然買架構送GPU,但技術在那個年代看起來還不算成熟。從當時海思的第一代芯片K3V1失敗被砍中,公司內部的人汲取了教訓,想要一款更穩定,更超頻的CPU。

而VIVANTE的GC4000又高端,授權又便宜,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可實際上,MAIL在後麵的成功,直接證明了海思這一次選擇是有多麼的失敗。

而作為一個重生者,先把其他諸如怎麼影響海思選擇之類的因素放一邊,單從結果推論,如果路遙能拍板海思的決策,他肯定是要推MAIL架構的。

而K3V2如果能搭載MAIL架構,那麼不說如虎添翼吧,至少不會出現所謂的“華為暖手寶”這種技術笑話,也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省許多錢。

瞧。

所謂的重生優勢,就是如此。

帶著正確答案來做選擇題。

如同路遙這次高考一樣。

但話是這麼說,可真要做起來,就難度重重了。

首先就是技術壁壘。

彆的不提,就單說一個高三畢業生是怎麼知道這些各大公司機密事情的?

這個學生是什麼身份?

是否和外國勢力有所勾連?

芯片產業每一個研究計劃的背後,所代表的可能都是百億級彆的資金與戰略計劃,你一個窮學生是怎麼知道的?

任何一項科學研究都不是無根之木,世間萬物都有其誕生始的基點。

在沒有專業知識,沒有專業設備,甚至不具備一個成熟團隊的情況下,一個人忽然拿出來了一些莫名的技術……放到其他學科或許沒問題,可對於芯片這種需要高精尖人才集群化攻關的行業而言,那是毫無可能性的。

所以,哪怕路遙腦子裡裝著許許多多“正確”的知識,他都拿不出來。

也不可能會拿。

因為他缺乏一個平台。

一個能發光發熱的平台。

想要人前顯聖,那自然要在萬眾矚目之下。否則,最多隻能算是黑夜中的螢火,不僅暗淡,更容易招致那些藏在夜晚的掠食者。

所以,他給自己定的計劃,就是一個“成長型天才”。

他需要在合理的接觸到了電子芯片產業知識後,由淺入深的在這個平台中,一點點的綻放自己的光芒。

就如同他現在寫的這篇,打算投稿在未來學校校內刊上的文章一樣。

前世的研究工作中,他發了不少論文,很明白“混臉熟”的好處。

先從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文章做起,這樣可以代表自己對電子半導體行業的關注。緊接著,從一些“小天才”的文章上汲取到合適的金身,一步一步成長,最後完成階段性的跳躍。

這才是正確的晉升之道。

否則讓他現在一封信寄給項目才剛剛立項,還毫無頭緒的海思公司,告訴他們選擇MAIL不要選GC4000……等待他的絕對不會是什麼求賢若渴的待遇,而是國安的鐵籠子了。

而眼前這篇論文,說好寫,也好寫。

天朝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電子芯片進口額都在增長。而2010年這個節骨眼更是誇張,要是自己沒記錯的話,今年的進口額,好像接近1600億美元,增長了接近百分之33。

這個數字是很誇張的,同時,國家主導下,各大省都在籌備自己的信息技術工業園。

雖然這個項目在今後會證明,沒有一個密集產業鏈配套,以及高額投入,注定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從這些利好策略能看得出來,國家其實很重視電子半導體行業的技術增長。

隻不過,這個產業要求的技術人才門檻高,所以普通人不怎麼知道而已。

路遙的打算也很簡單,他這篇文章,就是要站在一個“剛來的”後進之人角度,描述下自己對未來天朝半導體產業的信心,與事業前景。

描寫的越純粹越好。

越純粹、向往,越符合他這個未來大一新生的特性。

可同樣的,在遣詞造句上,要具備一定的引導性。

比如……

“無論是PC端的X86架構,還是移動端的ARM架構,雖然我國現在自主研究的能力還不完善,但因特爾,英國AC

ORN公司這些成熟的公司已經具備相當完善的技術。我們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與他們的合作相得益彰……”

他看著屏幕上自己敲出來的這行字,忽然有些想笑。

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己在說“外國的空氣有多甜”……

但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也就在此。

他要用褒獎的語氣,說出來電子半導體行業的危機感。

這樣會很符合學生天真的想法。

而且這種文章也沒什麼技術門檻,裡麵的一些參數隻需要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不會涉密,但一般非從業者也寫不出來。

有沒有技術含量不提,可作為一個初入門的學生,這篇文章絕對夠資格以大一新生看待電子半導體的視角,入選校刊了。

什麼?你問路遙為什麼如此篤定?

很簡單啊,他前世在學校就做過審核校刊文章的工作。

對於本科、研究生兩個群體,校刊文章的審核尺度,他很清楚。

至少在電大是這樣的。

作為以後校刊上的常客,這樣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作為敲門磚……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

“叮鈴鈴……”

電話聲忽然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敲打鍵盤的聲音一頓,眉頭微皺。

顯然很不喜歡這個時候有人打擾自己。

不過還是看了一眼來電人。

胡璃。

看著來電人的名字,雖然對方昨天給自己花了幾十萬……可這會兒正在寫初稿的路遙還是不想被其他事情所打擾。

想了想,他按了一下手機的靜音鍵。

等手機屏幕最終暗了下去後,才重新拿起,把電話調整成了靜音模式。

接著,在WORD文檔裡給自己添加了一個小書簽:

“狐狸打來電話,一會記得回。”

連錯彆字甚至都懶得改。

他打字很快,初稿完成時,隻花了一個小時。

字數是一千三百字。

大概校對了一遍後,點擊保存,接著起身把臥室的窗戶全都打開後,還讓那台角落裡的風扇嗚嗚嗚的轉了起來。

煙味逐漸開始褪去。

而路遙也走出了家門,直接坐到了樓道裡,再次點了一顆煙。

走廊裡很悶熱。

蟬鳴無孔不入的響徹。

他額頭雖然見汗,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片深思。

這篇文章隻是初稿,肯定是需要改的。

並且,裡麵應該有一些自己前世認定的既定事實,但在這個年份還有待考證。

所以要精修一下,尤其是一些帶有技術參數,以及論述的句子,要做到最大程度符合當今這個時代。

錯彆字也要改。

整體文章會不會有些向西方“諂媚”?

唔。

這會兒頭腦有些熱,還是等冷靜下來重新複校一下比較好。

腦子裡想著關於這篇一千來字的文章,他一直待到了額頭一片汗珠,這才回過神來,重新回到了屋子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