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計劃的第一步(4743)(2 / 2)

很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家公司,創始人和幾個具有決策力的老板卻始終在大眾媒體上沒有太多聲音。

甚至大多數非專業人員如果不用引擎,都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誰。

搜了的,也未必能搜得到拉裡芬克等創始團隊的詳細信息。

沒人會告訴你,拉裡芬克和高盛家族其實是姻親,他的女兒嫁給了高盛家族的繼承人。

偶爾有一兩篇揭秘貝萊德背景的,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陰謀論,實際上貝萊德沒那麼厲害,市值隻有600-700億邁元,還沒有某台市值高。

但他們不會說,3058年福布斯官網上刊登了一篇關於芬克家族的詳細介紹,短短三天,就被全網刪除,連諸多網站的鏡像服務器都被牽連。

貝萊德和高盛、摩根這種老錢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不追求公司自有名義資產的龐大,隻追求控製資產的規模。

用僅僅百分之一的財富,就控製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資產。

而這些資產,基本都是在十七年前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法案被廢除後擴張的。

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廢止的3045年,貝萊德當時僅僅隻是一個管理了三百多億邁元資產的普通資管公司而已。

法案廢除後短短幾個月,到了年底,貝萊德的資產管理規模就擴大到了1650億邁元。

此後十餘年,更是一路狂飆,資管規模膨脹了幾十倍,一路膨脹到了如今的七萬億邁元。

可見克裡頓夫婦對“他們”的貢獻有多大。

貝萊德背後的創始團隊,每人在貝萊德的股份也隻有百分之一多一點,其餘的大量股份都在先鋒、道富、富達、高盛……等等投資銀行手中。

以及貝萊德自己的指數基金和ETF手中。(這兩者都是貝萊德自己的產品,借用投資人購買的產品貝萊德買自己的股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