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066第二更)
在網絡小說中,總是商戰失敗的一方被收購,但在實際中,被收購大多不是一件壞事。
尤其對於裘德人來說。
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被收購後,寄生在大公司之中,再通過運作,鳩占鵲巢,完成對公司的奪舍,一如他們在很多國家所做的一樣。
比如當初阿裡伊曼努爾的奮進被此前世界上最大的經紀公司WMA(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收購。
是的,這次名義上的合並,實質上就是當時WMA收購了伊曼努爾的奮進。
WMA的曆史非常久,在專業的電影演員出現之前就已經被創立了,當時這家公司主要替馬戲團演員談合同。
而到了十年前,這家創立已經一百二十多年的公司已經被CAA從世界第一經紀公司的寶座上拉了下來。
為了應對CAA的挑戰,WMA董事會決定收購更年輕更有活力的奮進來彌補自身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實際上,當時WMA董事會中提出這個計劃的,就是阿裡伊曼努爾的暗線。
而董事長兼CEO吉姆維亞特也欠缺戒心,再加上被阿裡伊曼努爾乖順的表現所蒙蔽,認為有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幫自己管業務也不錯。
居然在合並之初的談判中,他就同意了阿裡伊曼努爾對於核心業務部門更換管理人的訴求。
結果,剛合並不到一個月,阿裡伊曼努爾就發動了政變,更換了業務部門負責人後,奮進的人開始迅速孤立吉姆維亞特,更是不執行吉姆維亞特的任何決議,讓吉姆維亞特在董事會麵前徹底喪失威信。
與此同時,阿裡伊曼努爾也開始對董事會進行逼宮,逼著董事會在他和吉姆維亞特之中二選一,如果不同意,那麼這次合並作廢,他會順便帶走WMA剩下的業務另外成立公司。
這種曆史非常悠久的公司,即使不是上市公司,大多也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股東,而是多個機構共同控股。
在阿裡伊曼努爾給這些機構承諾了更具野心的藍圖後,這些機構派駐在WMA的董事會成員最終隻能選擇支持阿裡伊曼努爾。
最終,吉姆維亞特隻能灰溜溜的滾蛋。
而阿裡伊曼努爾,則實現了被收購方反吃掉收購方的蛇吞象經典案例。
類似這種收購和被收購的反轉,在商業案例中並不罕見,幾乎每一個,都是一段傳奇。
這些傳奇故事,大多都是似是而非,其中的關鍵點永遠不是公布出來的那樣,有大量他人不知道的內情。
例如方豫曾經聽說過一個案例,某北尤軍火公司,幾十年前蛇吞象了一家鄰國軍火公司,就此進入國際公司行列。
這個案例入選了哈佛商業教材,把當時的種種決策吹的神乎其神。
但後來上課時,方豫通過一個愛講八卦的教授了解到,當時那家大象之所以被吞並,是因為那條小蛇的嶽父是該國時任首相。…。。
當然,如果想要蛇吞象,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對方的股權非常分散,沒有絕對的控股股東。
貝萊德同樣沒有絕對的控股股東,最大的股東目前是PNC,現在也隻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一的股份。
這百分之二十一的股份是非流通股份,其餘百分之七十九都是流通股份。
而這百分之七十九的股份中,百分之八十都在機構投資者手中。
例如持有百分之六股份的先鋒,不到百分之五股份的道富,不到百分之四股份的富達和惠靈頓……
最妙的是,受裘德財團的壓力下,並非裘德財團體係的PNC,被逼無奈,也在逐步退出貝萊德。
貝萊德的十八名董事之一、PNC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比爾德姆查克已經在貝萊德董事會上承諾——四年內,會將所有股份出讓給裘德財團。
但最近因為惡魔島事件的影響,似乎情況又有了點變化。
一手製造了八年前金融危機的PNC黑暗王子比爾德姆查克,作為老白男的代表,顯然不想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對裘德財團反攻倒算的機會。
目前他正在董事會中和裘德財團扯皮,不願如此輕鬆的就將貝萊德的股份拱手相讓。
股權分散、沒有控股股東、董事會內鬥、優質資產……
貝萊德,一個完美的奪舍對象。
如果隻是想要毀掉貝萊德,方豫現在就能辦到。
無非是雙管齊下,乾掉頭頭,再用柚子毀掉阿拉丁係統,貝萊德也就完蛋了。
但這種方式有兩個問題。
第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貝萊德已經是全球金融行業的基礎設施,這種基礎設施被摧毀,對全球經濟甚至可能形成連鎖性的致命打擊。
在當前世界的經濟形勢下,搞不好會引發人類有史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不知道有多少無辜者會因為全球經濟的連鎖反應而家破人亡。
而且,這樣做同樣也會影響到正在蓬勃發展的柚子科技和Y搜。
第二,不夠過癮,也不夠有趣。
比起徹底毀掉貝萊德,讓這些寄
生蟲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最寶貴的財富被彆人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奪走,顯然有趣多了。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還施彼身的可不隻是寄生奪舍,他們怎麼搞彆人的,方豫就準備怎麼搞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