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陳留和體運村(1 / 2)

王趙氏到陳留已經有半個月了,最初的忐忑不安之後,她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她家本來就沒什麼錢,賣田賣屋得來的錢大部分都花在路上,以及賄賂門官出城——早些時候她還有些心疼花了那許多,現在卻隻剩下了慶幸。

“聽說了沒,那邊派人接管了縣城,縣令一家子都死了,說是什麼通敵叛國的罪過,唉,這麼想想,他也怪不容易的。”

“哼,你還同情他,若非他不作為,我們之前的日子怎麼可能那麼苦,你是外地來的不清楚,我可是本地人,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誰願意背井離鄉啊。”

“幸虧咱們跑得快,現在都沒人能過來了,哎……這要打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他得來的皇位不正,有這種結果是必然的,哼,早點退位讓出來或許沒這麼多天災人禍。”

“噓——你不要命了!”

“怕什麼,咱們又不歸他管!”

“這倒也是……不說了,坊門開了,上工去。”

……

陳留這邊實行嚴格的宵禁製度,建立了裡坊製,無特殊情況坊門都是每日定點開放,隻用於居住,內有零星的酒館飯鋪用來方便大家生活,若是想買更多的,需得開了坊門後到東西市去買。

王趙氏做工的地方在南城附近,那是一家新建的作坊,專門織毛衣用的,招的都是女工,既可以領了材料回家去做,也留在作坊裡,待到晚間下工的時候再走。

大多數人都是願意留在作坊裡的,南方空氣濕冷,織毛衣又要手上靈巧,不好把屋子弄得太冷,所以東家給專門盤了火炕,燒得一屋子都暖暖和和的。

若是領了材料回家做,取暖就得用自家的柴火,不然就得凍著,這賬好算得很,除非家裡有離不開人的,不然誰也不願意走。

況且留在作坊裡,彼此間還能說說話,總比一個人埋頭乾活要熱鬨,尤其是像王趙氏這樣初來乍到的,恨不得跟同個裡坊裡的鄰居多熟絡一些,也好日後能幫襯著照應一二。

王趙氏自幼手就巧,縫紉繡花都做得特彆快,隻這些年操勞下來手粗糙得很,不敢接那些細致活,怕把人家的料子給摸勾絲了。

之前光幕上教打毛衣的時候,王趙氏就學得認真,平針很快上手,勾花學得也很快,原以為就是多一門手藝,回頭踅摸點線給自家人織兩件,沒料到過幾日就有作坊招人,她得了信兒就趕忙來報名,一試就給留下了。

可惜,兒媳的手沒她巧,隻能在旁邊的托兒所幫忙看孩子,雖也不是什麼勞累活,終究吵吵鬨鬨的,不如她這邊舒坦且拿的錢多。

那托兒所也是陳留獨有的,據說是慕容姑娘提議的,考慮到招收女工可能孩子就沒人管了,怕大家心裡惦記,才出錢出地的開了這麼個所在,專門幫著看孩子。

當然是收費的,每個孩子每天兩文錢,午飯自帶,若是能有在慕容家產業做工的憑證,則每天隻收一文錢,對於做工的人而言這是解放了他們的生產力,非常劃算。

王趙氏就將自家的兩個孩子都送到了托兒所,橫豎有兒媳在裡忙碌,不會虧著自家孩子。

其實王趙氏原本是想要自家小女兒留家裡帶侄兒的,她們回家也好有個熱飯熱水,結果趕上慕容姑娘的女衛招人,那丫頭一聲不吭就跑去應征,還偏偏叫選上了,她也不好叫人不去,生怕惹惱了慕容姑娘不好在這邊住下去。

好在女衛並不是叫她們就這麼直愣愣上戰場的,多是跟著學些東西,按照不同的天賦進行培養,府裡管吃管喝,一年發四套新衣裳,每月還能有一兩銀子的月錢,倒是比給人去當小丫鬟賺得要多。

原本王趙氏還有顧慮,畢竟女兒和她跟兒媳都不同,是個尚未婚嫁的黃花閨女,怎好就這麼拋頭露麵的在什麼營裡訓練,整日裡摸爬滾打弄一身土,往後可怎麼說婆家。

可隨著在陳留待的時間越來越長,王趙氏漸漸去了這份顧慮,這裡風氣比她老家寬鬆許多,未婚女子上街從不戴帷帽,既敢說又敢笑,雖仍會有人指指點點,但沒人敢當麵調戲。

哦,也不是說沒有,也有不怕死的或者喝多了的這麼做,結果直接被人扭送了官衙人證據在當場被打了板子,被判了三個月勞役。

除此之外,女人走上街頭並沒有將風氣變得不好,用慕容姑娘的話來說,誰腦子裡滿是淫邪之事,那就專門治他就行,沒道理牽扯無辜的旁人下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