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總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好壞的地方,石青珊也喜歡在農村吃上第一手的新鮮食材。
這夏國的農村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見得就比大周農村更好,雖然土地更肥沃,可是他們要交納的賦稅更多。
見過夏國的城市和農村後,進行對比就知道如今南北十三國並不符合正常的人族發展規律,帶有鮮明的聖族風格。
石青珊了解到聖主最喜歡煉器,修建的宮殿是一座比一座宏偉,建設的城市是一城賽一城廣闊。十三個聖主還有攀比之心,所以下麵的諸侯國需要進貢很多的東西,通常需要八百舟連續送八次才能完成上貢。
而且上梁不正下梁歪,列侯也是有樣學樣,喜歡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石青珊在夏國住了這麼久,除了飛船與聖器之外也沒有見到什麼其他的黑科技,勞動者還是要依靠勤勞的雙手。雖然土地確實肥沃,可是收獲的大部分糧食還是要上稅。
原因很簡單,因為城市太大了。而城市裡的居民全是為王公貴族服務的,全是下人和軍隊的預備役。他們不會種田,糧食全靠農民的上稅。
石青珊是文科生,所以他知道地球古籍記錄的城市一般是‘三裡之城,五裡之郭’,或者說是‘三裡之城,七裡之郭’,這就是古代城市的規模了。
城為內城,郭為外城,最大也就七裡範圍之內。
如果把現代社會八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搬運到古代,光是吃都能把古代國家吃垮。
而夏國,或者說南北十三國所有的城市規模都太大了,雖然白道人弟子明兒可以驕傲地說隨便哪一個城市拿出來都能碾壓廢城,可是這樣的大規模城市在落後的生產力時代本身就不科學。
身在農村,石青珊也沒有忘記和村民們交流,詢問各種關於農事的情況。清楚地了解到這裡的農民一樣不輕鬆,一樣會在災年吃不飽穿不暖。
通過進入鄉村和農民交談,石青珊深刻了解到了世界的現狀。
開始的時候大家還不知道石青珊的身份,看她身著錦衣,還以為她是哪家迷路的大小姐。後來胡蘭告訴他們這位就是當今國君夏惠公的夫人,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他們的新國公夫人。見石青珊和顏悅色,都不由敞開心扉說起了生活的種種。
這裡是屬於夏惠公直接控製的土地,農民除了農作之外,還要定期去修葺城牆,挖掘護城河,夏惠公倒是沒有壞了規矩,從來沒有拖延時間,或者強征勞力。
因為夏惠公隻對成仙有興趣,對人間的宮殿樓宇並不奢求,算是變相地給百姓減輕了負擔。
同時大家發現石青珊對田地裡的事情也很感興趣,想要知道用什麼農具,種什麼農產品,收成多少,又有多少農田和桑樹。
農桑,農是關乎吃的,桑是關乎穿的。
大家放開之後,一一回答了夫人,隻感覺夫人是真的關心人,怪不得會嫁給國君。
唯有胡蘭很著急,她還希望石青珊幫父兄報仇呢,這農事和尚垣君也沒有關係啊。尚垣君殺人奪寶,罪不可恕,夫人不僅不去對付罪人反而關心起農事來,不知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