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要不要混水摸條魚(1 / 2)

三個遊擊隊員出來偵察情況,誰知道被民團的人盯上了。

一開始,李福生還以為他們是王亞隊長那邊的人,一問才知道不是,他們主要在摩山一帶活動。

可以簡單理解為,湘黔遊擊隊在沿河南,川黔遊擊隊在沿河北。

也沒有太多的囑咐,李福生讓他們回去轉告,接下來敵人會更加猖狂,更加凶殘,一定要引起重視。

隨著紅軍離開貴州,敵人也轉移了目標,開始對付區域內的遊擊隊。

前後接觸了川黔遊擊隊和湘黔遊擊隊,是好事,情況危急的時候,可以把周邊的遊擊隊全部聯合起來。

李福生堅持認為,遊擊隊不能隻是分散遊擊,被動挨打。

必須要聯合起來,形成強有力的戰鬥體係,否則會被各個擊破。

二六軍團馬上也要長征了,留下的遊擊隊會麵臨更大的危局。

李福生他們沒有時間了,必須儘快渡過烏江,回到響水洞去。

他們這十幾個人,非常靈活,除非是封山,要不然根本堵住他們。

不說黔軍這麼一點人,就算是川軍也做不到。

到了甘溪附近,十幾個人不敢露麵,隻能等著晚上。

烏江有些地方水勢相對平緩,砍竹子做竹筏,過河還是沒問題。

沒有想到,剛剛過了河,岸上就傳來了蛤蟆叫。

這是偵察連的暗號之一,蛤蟆對布穀鳥,絕配。

看到李福生,大寶高興壞了,等了好幾天了。

“怎麼是你?隊長他們怎麼樣了?”

李福生趕緊問起了隊長、政委突圍的情況。

“三天前,已經從楓溪渡過烏江,進入老鷹山。”

“好,好,那就好。”

隻要出了包圍圈,按照紅軍的速度,黔軍根本追不上。

黔北這邊的地形非常複雜,想要再來一次,圍困住遊擊隊,非常難。

小馬四個人想儘了辦法終於進入了包圍圈,找到了遊擊隊。

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遊擊隊的活動範圍很小,要不是地形很好,遊擊隊早就擋不住了。

200多遊擊隊員剩下了不到一半,大部分在跟敵人的周旋中犧牲。

見到小馬,陳隊長嚇了一跳,他們從哪裡出來的。

小馬也說不清楚李福生的整個籌劃,但是意思明白了。

偵察連會在包圍圈的西南,打開一個缺口,晚上,遊擊隊從那裡突圍。

對於李福生,陳宏、曾春鑒非常信任,既然他想出了辦法,就肯定沒問題。

晚上9點多鐘,監視敵人的戰士回來報告,好像是泥石流,山塌了。

幾位領導人都傻了,李福生乾什麼了?

也顧不上管彆的,跑吧!

100多人,其中還有幾個傷員,被戰士們背著,一起往西南跑。

西南整個黔軍營地全完了,大部分黔軍被泥水埋葬。

遊擊隊衝到了山外,正好碰到前來接應的偵察連。

這下,跑的更快了。

早上到了50裡外龍王殿,隊伍隱蔽休整了一天,繼續往西南前進。

直到現在,包圍圈外的川軍還不知道遊擊隊已經突圍了。

槍都沒打,又是混亂,川軍還以為遊擊隊在山裡呢。

關鍵是沒人覺察,都以為這是自然災害,川南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