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乾臣任縱隊司令員,徐策任政委兼特委書記,張宏光任副政委兼特委副書記,曾春鑒任副政委、陳宏任副司令、餘澤鴻任政治部主任。
在參謀長人選上,總部開始的任命是曾春鑒兼任,曾政委給上級提了建議,認為自已不合適。
曆史時空中,就是曾春鑒擔任的參謀長,可是現在不同了。
很多領導都在,加上曾春鑒認為有更合適的人選,所以改變了。
幾位領導商討後,根據徐書記的推薦,同意由李福生任縱隊參謀長。
要不說,李福生回來的這麼巧,正好在這個關鍵點。
“各位領導,真不是我謙虛,我真不是這塊料。”
李福生嚇了一跳,不開玩笑吧,讓自已做參謀長。
“我年輕倒是次要,關鍵是沒有經曆,要說做偵察,哪怕衝鋒陷陣都行,但是這個參謀長確實做不得。”
李福生彆的不擔心,參謀長的很多細致工作,他做不來。
就說這幾次,就差點出事,要是把幾百人都交給自已,那真有麻煩。
他的個性中有冒險的一麵,參謀長則需要非常穩重。
“各位領導,就說作戰方案,我就製定不好,沒有這麼周全。”
這句話說的非常實在,李福生不是不會,是做不好。
“那個,各位領導,我也推薦一個人,羅彬,羅隊長,他在贛南就做過師參謀長。”
羅彬跟幾位領導一樣,都是贛南老紅軍,長征開始的時候,還是後方縱隊第二梯隊的司令員。
真要說參謀長這個崗位,還真需要一個有經驗,細致的人,確實羅彬更合適。
羅彬回到響水洞,就病倒了,幸好遊擊隊條件好轉,目前已經恢複了很多。
本來,總部、川南的民間武裝組織起來。
“我看這樣,羅彬任參謀長,李福生任副參謀長,協助一下。”
幾位領導覺得這樣安排更好,根本不管李福生同不同意,再次報了上去
。
川黔遊擊縱隊所屬兵力總人數近600人,暫時整編為三個大隊。
就李福生個人而言,是不讚成編製這麼大,很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
不過,總部的命令就是這樣,想想,也能理解。
一連整編成了一大隊,川南警衛連整編成了二大隊,響水洞留下的四連整編成了三大隊。
偵察連不變,又抽調部分戰士組建了警衛連。
李福生雖然鬆了一口氣,但是心還是提著呢。
川南遊擊隊沒有像原先那樣損失大半,這是最大的幸事。
但是周邊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黔軍被整編後,實力增長了不少。
前次圍困隊長的就有黔軍25師,據聽說已經南下,正在周邊搜尋遊擊隊。
赤水河、烏江周邊區域是遊擊隊主要活動地點,建立了很多基層組織。
一旦黔軍瘋狂清掃,對遊擊隊的傷害很大。
遊擊隊隱藏在這裡,時間久了一樣會暴露,所以必須快速想辦法。
遊擊隊不能長期分開,但是也不能長期聚集在一起,後勤支撐不住。
“各位領導,這幾天我綜合了一下周邊的消息,做了一個簡單的方案。”
“一大隊,部署在石阡北,黑狗林,這裡的地形很適合隱蔽,而且周邊的群眾基礎很好。”
“二大隊,部署在思南東,石盤山、雷家凹附近,這裡我們建立了好幾村級政權,基礎很好。”
“三大隊,部署在鬆桃西,九龍山、梨樹溝一帶,這裡我們還不熟悉,由本地人先去發展,會順利很多。”
李福生和羅參謀長兩人經過商討,出了一個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