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臣、陳宏指揮作戰,因為王司令身體不好,主要是陳宏在負責。
要說唯一不足的點,遊擊隊的傷員太多了,很多傷員需要長期治療。
就說幾個領導,王乾臣、羅彬、陳宏都是老傷,還很嚴重,包括曾政委,到現在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
李福生也能理解,要是這些傷員跟隨主力,能不能幸存,很難。
就算是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戰士,經過雪山、草地,損失的比例也很高。
現在他隻有一個希望,就是堅持,努力的活下去,到部隊改編的那一刻。
遊擊隊100多非戰鬥人員大部分留在了山洞,療養身體。
貴州山裡,蘑菇很多,李福生借助原先了解的信息,開始在山洞裡養蘑菇。
不但養蘑菇,還養兔子,這都是書上看的。
山腳下,山坡上,都能種玉米,能吃,也能做飼料。
還有洋芋,也是黔北的特產之一,產量也高,種一季,夠吃半年。
遊擊隊最缺的就是糧食,確實被餓怕了。
再有就是彈藥,這也是遊擊隊最缺的,隻能憑借繳獲。
要不是沒有設備,李福生甚至想在山洞裡建一個小型的兵工廠。
不說彆的,隻要有條件,複裝子彈還是可以,贛南就做過。
一些傷員,暫時沒事,傷勢比較輕,有時會下到村裡,幫忙做地方工作。
也因為這樣,遊擊隊現在更需要時間,慢慢發展。
李福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冒著犧牲的風險去主動攻擊敵人。
“我建議讓一大隊跟著突擊隊一起,秘密
到川南,不一定要殲滅敵人,儘量把敵人拖在川南。”
徐書記很讚同這個方案,部隊反正是要北上,提前偵察也是好事。
“隻是,川南敵人還非常強,可能麵臨很大的困難。”
“福生,大膽乾,家裡有我們幾個老家夥,放心。”
劉乾臣司令這時突然來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李福生心中的猶豫。
“打仗嗎,哪裡會有什麼十成的仗,犧牲難免,打就是了。”
作為紅軍新編師師長,說起作戰,劉乾臣真比其他幾位領導更有經驗,也更有發言權。
李福生非常莊重的給幾位領導敬禮,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仰的先輩。
郭權也是老紅軍,30年參加的紅軍,做過副團長,過湘江受的傷。
非常巧,郭權也是贛南人,於都人,跟興國是鄰居。
最想不到的是,兩人的老家很近,不到10裡,相互都知道。
要不是郭權比李福生大了7歲,兩人很可能在部隊碰上。
“我參加興國獨立師的時候,估計你已經上山了。”
不管怎麼說,從李福生原先的身份,這個老鄉很不錯。
“我們這次去川南,不是拚命,也不是一定要消滅多少敵人,有便宜占,我們就打,沒有,我們就躲。”
贛南的這些戰將,打起仗來,都不要命,李福生必須提前安撫好。
他們從傷員隊出來,根本不在意傷情,依然是猛打猛衝的個性。
“你是副參謀長,是領導,放心,你說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
郭權是個老兵,隻要能上戰場,怎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