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換個角度把事做好(1 / 2)

羅參謀長的意見,幾位領導不能不聽,說起資曆,也就比徐書記差了一點。

“我在贛南也是老遊擊,黔北的情況很複雜,而川南呢,更複雜。”

“特彆是滇北,遊擊隊的同誌們都做過詳細的了解,民族聚居,地方民團尤其凶殘。”

“我也不是怕困難,我們既然要去,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白白犧牲沒有意義,就像贛南一樣。”

徐書記沉默了,贛南的情況他更熟悉,哪裡不知道其中的艱難。

“黔北留下一支部隊,我也讚同,黔北靠近湘西,群眾基礎要好一些,更容易堅持和發展。”

“各位領導,我有個建議,留下一部分行動不便的同誌,既能做地方工作,也能指揮遊擊隊,最好是附近區域的人。”

“可以建立基層組織,也可以組建遊擊隊,但一定是隱秘性的,在時機不成熟之前,不能組建隊伍跟敵人硬拚。”

李福生有自已的想法,很多遊擊隊人數多了,就開始豎旗杆,跟敵人正麵打,這是不行的。

“散會後,大家可以回去考慮一下。”

“我們還有時間,這事我們再討論。”

時間太晚了,再討論下去,還會有一些意見,乾脆先暫停一下。

本來,李福生準備找一下曾政委,想想還是算了。

指揮部這裡,有100多同誌是不能到陝北去的,條件太艱苦,他們甚至都走不到。

隻有以後條件成熟了,才能從鄂西、陝南這條路過去。

但想要在黔北這裡堅持,也非常困難,槍支彈藥就不要想了,隻有隱蔽才可能安全度過這段時間。

所以,一定要周邊區域的人,熟悉情況,熟悉周邊的百姓。

好不容易,李福生才睡著,腦子裡一直在做激烈的鬥爭。

總部現在對川南的情況不太熟悉,表麵上看這個區域很好,實際上非常難。

再過幾年,國府西遷,更加沒有一點縫隙。

這些事情,李福生哪裡能說,可是悶在心裡更不得勁。

接下來幾天,李福生一直帶著戰士們訓練,想不通不行。

黔北遊擊隊建立的時候,李福生原本就有這個想法。

當時就是由於李福生的建議,陳隊長、曾政委才有了最初的規劃策略。

要不然,部隊也不會發展的這麼好。

當時,李福生就預料到了這一天,希望能在關鍵時候協助18師突圍。

看來不管怎麼做,還是免不了做出同樣的選擇。

紅18師應該已經出發了,他們從湘西北出發,直奔西南,就是縱隊這個方向。

正是因為這樣,總部才會要求縱隊跟隨主力前往川南。

按照曆史進程,最先跟遊擊隊會合的是18師。

縱隊如果能協助紅18師,吸引敵人圍堵兵力,這也是對二六軍團最大的支持。

烏溪,占據了烏溪,就能順利接應到18師。

最重要的一點,敵人在烏溪埋伏了重兵,堵住了18師前進的道路。

也就是在烏溪,18師遭受重大損失,4000多人,最後隻剩下了不到1000人。

53團300多戰士偽裝成主力,向北撤退,不幸被敵人圍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