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巴中、南江這幾個地方還真是好地方,未來有一支有名的遊擊隊,巴山遊擊隊,就在這周邊活動。
“理縣、茂縣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組建基層政權,宣傳發動一些青壯參加部隊,增強實力。”
“指揮部是希望在川西建立根據地,我們是要跟他們建立關聯?”
“如果川西建立了根據地,我們在川北條件會更好,要是主力北上,我們也能提供一些幫助。”
李福生知道,最多一個月,四方麵軍就會收縮,半年後北上陝甘。
還有一年多時間,太難熬了。
不過,到了主力總比遊擊隊好一些,再說,這還是先遣隊,獨立性強。
“我也同意,李福生同誌這個建議很好,我們同時展開。”
“劉培基同誌對周邊的環境很熟悉,遊擊隊工作由他負責。”
“王主任跟我一起到地方,組建基層政權。”
朱金暢政委思考了一會,做了補充。
“好,那就這樣安排,我跟李副參謀長一起,抓緊時間整訓隊伍。”
特務營目前的情況,幾位領導也都看到了,精銳真就是精銳,不服不行。
“師長,政委,我有個建議,不知道合不合適?”
“李福生同誌,說吧,就我們幾個人,沒有這麼多講究。”
“我看了一下部隊的編製,43團、44團組成還是原來的主體。”
“既然現在整編了,我們不如徹底一些,打散了,三個部分更好融合。”
“當然,為了戰鬥力不降低的太快,以連、排為單位,內部隻要做一點小調整就行。”
37團、遊擊隊、八軍團,形成了三個架子,戰鬥力參差不齊。
“可以嘗試,我們現在有17個連,加上特務營,有19個連,是可以稍微整合一下。”
“先做個方案,我們到了川北,邊招收新兵,邊整合,同時加強訓練。”
幾位領導整整討論了半天,才把一些事情安排好。
大家都不熟悉,討論的時候,還是有些保留,討論的時間就長了一些。
三天後,15師抵達茂縣北18裡的擂鼓坪,周邊情況還算不錯。
按照計劃,部隊馬上展開,向周邊鄉村輻射。
李福生還是老毛病,總覺得有些地方不放心,找來了陳鬆平。
偵察連必須派人到周邊查看一下情況,了解敵人的具體情況。
“特彆是周邊一些惡霸地主,一定要查清楚,找百姓詳細了解。”
“再有,就是一些地方民團,你們也要查清楚。”
“副參謀長,我們接下來,是要建立根據地嗎?”
“差不多,跟在黔北一樣,發動群眾,建立遊擊隊,擴編主力。”
“鬆平,川北要比黔北基礎好一點,紅軍來了兩三年,做了不少工作,我們隻要把民團、惡霸地主消滅,百姓肯定支持我們。”
“副參謀長,我們特務營最近正在大練兵,你有什麼交代的?”
“你現在是營長,具體的工作,你們商量著辦。”
“不過,我給你透個底,現在不像先遣隊,你們要儘可能擴充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