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麵戰鬥開始二天後,騎兵二旅到了四十裡堡,跟34師開始激戰。
兩支部隊會合後,經過商討,經過軍裡的批準,還做了一件事。
44團從部隊中抽調三個戰鬥連加入了34師。
相應,34師則從部隊中抽調三個紅軍排加入了44團。
表麵看起來44團兵力少了300多,但是整個團編製沒變。
不但如此,34師紅軍班排骨乾加入後,44團的整體素質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44團的內部確實太雜了,兵員的素質差彆很大,需要老紅軍精神的傳承。
而44團三個連加入後,進入三個團的紅軍連,平均一個連十幾人,很快就被吸收了。
這樣混編還有一個好處,44團新式訓練方法立即在34師展開了。
跟43團差不多的打法,34師一開始就把騎二旅擋在了村外。
騎二旅的任務是進軍永昌,建立防線,等待援兵到達。
可到了四十裡堡才知道,紅軍已經搶先了,隻能打。
馬元祥和韓起祿聯係上了,兩人立即有了信心,這麼多兵力未必拿不下四十裡堡這彈丸之地。
兩人給部隊下達了死命令,發起全麵進攻,一定要把四十裡堡拿下。
34師可是鐵血後衛,論起打阻擊戰,那可是真正的精銳。
101團不但是34師的主力,也是第五軍的主力團。
蘇達清團長,29年的老戰士,從班長、排長一路乾起來,也是陳師長一手提拔起來的乾將。
34年,蘇達清接替陳師長成為101團團長,在訓練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還有一個有利點,李福生在34師帶出的那個偵察連就在101團。
打仗,關鍵就是思維,戰鬥方法的改變對作戰影響非常大。
所以,騎二旅剛到村子外,同樣吃了一個大虧。
新任偵察連連長楊林提了一個建議,在村前的道路上,埋下了幾個炸藥包。
不但如此,跟隨炸藥包埋在一起的還有上百顆手榴彈。
手榴彈的弦都係上了,隻要炸藥包爆炸,手榴彈彈飛,弦就拉開了。
這也是原先李福生教過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殺傷敵人。
韓起祿更猛,直接命令馬匪300多騎兵向村內猛衝。
在他的印象中,隻要衝到了村裡,騎兵的優勢就出來了。
但是,他想的很好,可惜這個套路早就被紅軍識破了。
等300馬匪進入伏擊圈,戰士們拉響了炸藥包。
說起來,炸藥包的殺傷力還真不大,關鍵是那些手榴彈,飛的到處都是。
300多馬匪幾乎都在爆炸範圍中,又是淩空爆炸,威力太大了。
馬匪哪裡還能坐的住,被炸傷了一半還多,紛紛落馬。
就算是他們經驗比較多,可是戰馬受驚,四處亂跑,亂成一團,想跑都難,很多被踩死。
差不多半個小時後,等硝煙散儘,300多匹戰馬跑散的隻有幾十匹。
地上大部分是死屍,隻有十幾個沒死的馬匪傷員倒在地上哀嚎。
戰馬也是,100多匹戰馬倒在地上,死屍鋪滿了村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