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和參謀長討論四十裡堡戰鬥時,就有一個感覺,馬匪跟我們以往遇到的敵人都不相同。”
“他們的槍支還不如我們,子彈也少,但是環境熟悉,適應力強。”
“我們在河西,沒有補充,想要繳獲,更難。”
“不管是在贛南,還是在其他根據地,我們都能繳獲敵人的武器,彌補損失,但是這裡,我們發現很難。”
馬匪本來就沒有武器彈藥,拚殺的時候也是鬥狠。
打完仗,彆說彈藥,武器都沒有什麼。
“總指揮,還有一點,這裡的土地比較貧瘠,就算養活當地的百姓都有問題,我們發展,沒有基礎。”
養活一支軍隊,不單單是糧食、武器彈藥,還有兵員。
麵對總指揮,李福生沒有任何隱瞞,要是總政委,那就不行了。
“總指揮,我不是害怕困難,也不是怕犧牲,贛南、黔北,我們就建立過遊擊隊,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
“我喊你來,就是想聽真實的意見。”
西路軍指揮部給總部發了電報,也是同樣的話語。
李福生現在說的話,大部分跟西路軍幾位首長商討的結論一致。
“你往祁連山方向發展,是想要翻越祁連山?”
李福生臉色一紅,看來自已的小九九,首長都知道。
“首長,我最擔心的是非作戰部隊,拖累太重了。”
“他們甚至連武器都沒有,一旦被敵人圍困,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在古浪、四十裡堡兩次大戰,明顯發現,馬匪要比其他敵人難打。”
“雖然敵人的損耗比我們多,但是敵人的補充很快,我們遠遠跟不上。”
“這裡是少數民族地區,他們本身就是一個信仰......”
李福生幾乎把自已思考完,能說的都說了。
但他也明白,總指揮現在也非常艱難,不好過。
“總指揮,我建議,我們主力就在這裡堅持,相信總部會有新的指示。”
李福生非常肯定的說出來自已的判斷。
“你這小家夥,信心倒是很足。”
“總指揮,我們當時在川南堅持遊擊戰,也是這樣的問題,後來,總部還是命令我們北上了。”
李福生特意舉例,現在的局麵一天一樣,誰能說得準。
“喊你來,確實有件事,就是你剛才提到的非作戰人員。”
“指揮部的幾位首長,也很擔心,正好你提出來了,就想問問你。”
“永昌這邊,條件還是太惡劣了,也裝不下這麼多部隊。”
“你正好提出來,我跟其他幾位委員討論後,同意你的建議,開辟第二個根據地。”
“總指揮,我還有一句話,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說吧,老總和總參謀長都說你這個小子膽子大,還有什麼不敢說的。”
總指揮難得的笑了,想起老總的評價,確實精準,不安分。
“我建議,立即拿下張掖,30軍在南,部署在永昌、四十裡堡一帶,5軍在中間,部署在山丹、民樂,9軍在北,卡住張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