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事,第一是土匪,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什麼神教,全部殲滅,一個不留。”
“第二件事,建立基層組織,組建民兵、遊擊隊。”
趙傑看了一下王先臣,他知道李福生的脾氣,就怕王先臣不熟悉。
“師部給我們的命令,可是臨機處理,不能引起矛盾。”
“什麼矛盾,這些人以後都是偽軍,不打不行。”
李福生一禿嚕嘴,又把實話都說了。
周邊的那些什麼組織,打著抗日的旗號,儘乾一些禍害老百姓的事。
“我們能不能做做工作,把他們拉回來?”
王先臣確實不太熟悉李福生的風格,但對李福生的話倒是沒有懷疑。
從川南遊擊隊跟18師會合,王先臣就認識李福生。
一個53團參謀,一個突擊營營長,打仗時也見過,討論過作戰計劃。
桂蓬洲差不多,知道李福生,交道不多。
八路軍改編之前,桂蓬洲就進了抗大學習,年底才結束,外麵情況知道的不多。
“團長,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先殺一批,震懾一批,有利於未來立足?”
“不完全,現在局麵太複雜了,必須要快刀斬亂麻。”
“殘害百姓的人,哪裡有必要挽救,殺。”
李福生還真不是武斷,現在這些什麼教派,都是一群窮凶極惡之人,罪大惡極,必須殺。
“這樣吧,給兩個營下命令的時候,讓他們注意甄彆,也有好人,誤入歧途,可以挽救一下。”
趙傑打了一個圓場,團長就是這樣,改不了了。
“我先下去,到幾個村子看看情況,部隊就交給你們了。”
部隊才到津南,暫時沒有作戰任務,先熟悉周邊環境。
李福生就是這樣想的,偵察排的幾個戰士已經出發了,周邊小鬼子的兵力部署要摸清楚。
雷戰、石龍兩個營長也已經接到了命令,部隊向周邊展開,對於一切危害百姓的組織,全部予以清除。
津南這裡,最多的就是土匪,幾乎每個村子都有。
他們表麵看上去沒有什麼異樣,但是綁架、勒索、搶劫這樣的事情一直沒停。
團部的命令,想儘辦法,查清楚土匪的領頭人。
副團長王先臣下部隊了,要大練兵,不練不行。
參謀長則是跟著偵察排一起討論收集回來的情報,分析小鬼子兵力部署。
政委下村了,發動群眾,組建地方政權必須抓緊。
從地圖上看,會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從天津南下,一直到鹽山,寬度100多裡,長200多裡,中間全部都是廣大的農村。
就是說,除開津浦沿線幾個城市之外,一直到海邊,沒有城市,彆說縣城,就是大一點的鄉鎮都沒有。
怎麼說呢,這裡沒有礦產,沒有資源,百姓也不多。
小鬼子很少關注這裡,他們也沒有多餘的兵力部署在這裡。
所以說總部看得很準,一下子就抓住了破局的關鍵。
津南南邊是冀魯邊,西邊是冀中,北麵是冀東,位置沒說的。
獨立團在這裡建立根據地,發展武裝,基礎條件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