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兩個軍區相互協同,軍區又給冀熱察軍區程司令員、邵副司令員發了電報。
小鬼子目前的情況已經很明朗了,機會難得。
熱察地區的八路軍立即從承德北上,往赤峰逐漸滲透。
這也是根據地的發展趨勢,從冀熱察到冀熱遼逐步輻射。
當然,也僅僅是協同,津海軍區目前沒有繼續北上的打算。
薊遼地區才是重點,這裡基礎會更好。
再往北,地廣人稀,津海的戰士不適應不說,基礎不牢固。
就說現在,津海軍區所占區域,方圓500裡,十三個縣,300多萬人口。
八路軍七個旅級部隊,多兵力,遊擊隊隻有5000多,民兵有多,發展嚴重不均衡。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遊擊隊被整編了很多。
但是不整編不行,損失太大了,戰鬥力下降太快。
軍區從各部隊抽調了1000多乾部戰士下了鄉村。
李福生找了一個空閒的時間,跟政委兩人,帶著幾個警衛到了根據地邊上的新集村。
要說鄉村重複最多的名字,應該就是這個名字。
隻要人多了,逐漸形成一個集市,不好起名字,就叫新集。
開春了,集市上還是比較熱鬨。
按照區裡的安排,大概是5天一個集市。
百姓把家裡多餘的東西拿出來,到集市上換取一些生活用品。
建立根據地後,周邊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多了。
也是為了保證安全,村裡的民兵隊一直在維持秩序。
周邊的部隊也會趁著這個時間出來采購,菜、肉都要。
李福生不想引人注意,幾個人就像出來采買的戰士,一路走一路問。
軍區幾位領導,一直擔心根據地的百姓生活。
從到了津海這邊,連續作戰,周邊的百姓受苦最多。
“老趙,來來,你看,這是什麼?”
綠油油的葉子,樹皮包著泥土,還有很多苔蘚,想來應該是人參。
“你彆考我,我對這些一竅不通。”
趙傑不上當,早就明白李福生的企圖,想忽悠自己,沒門。
“不管是什麼,我都沒有錢買。”
“你怎麼這麼小氣,這可是好東西,很多傷員需要呢。”
“那你自己買,反正我吃不起。”
“你呀,不識寶,要是在山裡,這樣一顆參,不知有多少人搶呢。”
什麼是烏鴉嘴,這就是。
李福生話還沒有完,村口一陣大亂,民兵開始集合。
正在維持秩序的村乾部馬上喊了起來。
“老鄉們,去村裡的小學堂躲避一下,有土匪。”
李福生一臉的愕然,看了一眼趙傑,實在是想不通。
土匪?
哪裡來的土匪?
濱海支隊三個團,加上直屬部隊,附近10裡範圍內,肯定有主力。
這些土匪真是憨大膽,怎麼跑到根據地裡麵來了?
軍區把薊遼支隊調過去剿匪,也是想發揮部隊優勢,他們經驗比較豐富。
肯定不能暴露身份,警衛員江小山已經轉身跑了。
司令員、政委出來,怎麼可能隻有幾個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