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二級軍區合並?”
三號首長有點不確定,這可是大事。
“兩個二級軍區合並,不合適。”
“再有,兩個軍區的位置有差異,作戰範圍太大了。”
幾位首長看了看地圖,不行,顧不過來。
“津海的位置有點尷尬,級彆原先也沒有明示。”
“我的意思,能不能把冀東、熱東、熱南,這幾個地方劃到津海去,還是二級軍區,放在晉察冀軍區下邊,也還是總部直屬。”
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原先陝北的過渡方案。
“我同意,這個思路好,更有利於未來鬥爭需要。”
“那人員呢?”
“老李,我建議,少達同誌先過去,裡懷同誌也去,再把現在的幾位同誌稍微調整一下。”
“少達還不能去,總部這邊很多事。”
“那還是這樣擺著?”
幾位首長都沉默了,這件事還要好好想想。
“樹湘同誌就不用想了,讓蔡中同誌去。”
“我建議,把留守處的楊梅生也調過去,人多了更好工作。”
“老李,楊梅生不是要派到河南?”
“他可以抽調出來,先把津海的局麵穩定下來。”
“中原那邊可以換個人去,這個位置總部說了好幾次了。”
幾位首長很快就把方案定下來了。
七號首長回到辦公室,馬上讓人把曹參謀長喊來了。
兩人聊了大半個小時,總算是把情況都說清楚了。
總部命令五天後到了晉察冀軍區和津海軍區。
撤銷津海軍區,組建冀熱遼軍區,仍歸屬晉察冀軍區指揮。
冀熱遼軍區司令員李福生,政委趙傑,副政委蔡中,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曹樹邦,政治部主任邸玉棟,政治部副主任劉誠光,副參謀長楊梅生。
因作戰需要,將冀熱察軍區所屬冀東、熱東、冀熱三個支隊劃歸冀熱遼軍區指揮。
接到電報,李福生還是吃了一驚。
曹副司令員、蔡副政委、楊副參謀長這三人都是從陝北過來,說明是陝北首長特意挑選的人員。
楊副參謀長是參加秋收起義的老紅軍,按說去河南才對。
曹副司令員,說起來也是李福生的首長,5軍團的參謀長。
現在派到冀熱遼軍區負責作戰,有點大材小用了。
冀熱察三個支隊全部劃過來,對於津海來說,困難增加了。
李福生現在最擔心的是這麼多兵力,怎麼養。
根據地已經出現了糧食問題,這樣下去,會把部隊拖垮。
命令既然下了,那就執行,沒有討論餘地。
三個支隊,三個軍分區,這個攤子太大了。
李福生也很頭疼,算算,整個區域超過了十萬平方公裡了。
接下來好幾天,李福生都在指揮部對著地圖發呆,思考怎麼部署。
半個月後,幾位領導剛吃完午飯,警衛報告,曹副司令員到了。
不可能吧,陝北呢,沒有一個月,都彆想。
幾個人趕緊往外迎,不管怎麼說,遠來是客。
雖然風塵仆仆,但不管是領導,還是戰士,精氣神都非常不錯。
又讓李福生吃了一驚,哪裡是小部隊,一眼望去,至少上千人。
身上的衣服,手裡的武器,確實太舊了,但是那個勁頭,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