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沒有精兵強將不行(1 / 2)

政委也讚同,這可是好事,地方要是不發動起來,未來是個大問題。

“可以,醫院裡有幾百名傷愈的乾部、戰士,本來要下地方,我們可以挑選一部分出來。”

“這個好,全部派到地方去,東北那邊基礎還是有。”

抗聯最難的就是沒有根據地,群眾基礎弱,發展非常困難。

“不從根本上打破小鬼子的囚籠政策,東北局麵扭轉不過來。”

“我們要先把小鬼子非作戰部隊趕出去,建立自已的村級政權。”

邸主任、蔡副政委都是遊擊戰的行家,馬上就抓到了要點。

東北地廣人稀,隻要籌劃好了,小鬼子清剿傷不到抗聯基本。

“從根據地抽調幾個生產能手出來,建立後勤保障體係。”

幾位領導馬上點頭同意,這是好事。

其他事李福生交給了政委,單獨把魏東、蔣西嶺喊到了指揮部,特彆叮囑了好久。

重點,關鍵是抓住幾個要點,要不然,多少人都是白搭。

三件事,叛徒、糧食、武器彈藥。

李福生實在無奈,再次作弊了。

當然,不能直接說出哪些人是叛徒,但是給了權限,做了提醒。

隻有有叛變跡象的人,可以先抓起來審查。

雖然沒有名單,李福生指出了方向,支隊領導,掌握機密的領導身邊人等等。

糧食,小鬼子的墾荒團,是最大的糧倉。

抗聯的秘密營地非常重要,一定不能被小鬼子發現了。

武器彈藥,乾掉幾個小鬼子的清剿隊,就有了。

這些黑狗子,對付抗聯也許還行,但是八路軍打他們,真隨便。

對於魏東、蔣西嶺幾人,李福生非常放心,都是機靈鬼。

隻要不跟小鬼子野戰師團麵對麵,其他小鬼子,不夠看。

為了聯係便利,帶了三部電台,以後協同作戰肯定沒問題。

及時請示,及時彙報,有什麼困難,軍區會想儘辦法解決。

說實話,李福生也就能做這麼多了,大部隊直接殺進去,還不到時候。

東進支隊剛走,津南支隊也要出發了,軍區幾位領導都前來送行。

他們不一樣,強大多了,整編了五個團回去,其中一部分是醫院傷兵。

受傷的戰士中,有上千人是原先津南本地人。

加上新兵,這部分戰士被整編成了一個新團,加入支隊。

本來雷戰的意思,隻帶一兩個團,回到津南整編。

這怎麼行,軍區幾位領導都不同意。

不說冀中現在困難程度,軍區本來就有充足的兵力,乾嘛要冒險。

政委、邸主任親自出麵,幫著津南支隊整編。

都聽說了,本來晉察冀軍區是想抽調一部分兵力到津南支援冀中。

但是冀中的孫參謀長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不僅僅是增加兵力的問題。

津南支隊北上後,津南留下的部隊重新組建了兩個團。

但是,這次小鬼子的清掃,還是出現了問題。

不能說人不行,幾方麵的原因。

說穿了,即使把津南的兵力調過來,沒有強大的後勤支撐,一樣沒有意義。

從實際作戰的角度,津南歸屬冀熱遼指揮,更有利於發展。

冀熱遼根據地的發展體係,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軍區又從傷員中整編了一個乾部教導營,跟著津南支隊南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