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軟飯還是不好吃(1 / 2)

陝北回電,同意冀熱遼軍區的計劃,調四個旅出兵。

命令一下,薩科夫也很滿意,八路軍兵力也就這麼多了。

5個步兵旅裝備,一個裝甲旅,從蒙古巴彥南下,經錫林郭勒到烏蘭。

按照計劃,不到1500裡,從草原上來,最多兩天。

交接地點在烏蘭布統,也就是在今天的塞罕壩,那時還不是沙漠。

四個旅、一個支隊全部出動,不用集合,分批前往。

最近的遼西旅、冀東支隊,隻有不到300裡。

薊遼旅不到400裡,最遠的濱海旅,有500多裡。

濱海旅隻出來了3個團,根據地不能完全沒人防守。

後勤也支隊出來了,到塞罕壩運送物資回來。

李福生的算盤打得啪啪響,這些物資都是戰士們用命換來的,怎麼可能全部拿出去。

這五個步兵旅的裝備,就是實打實的五個旅,按照全裝備標準。

但八路軍可不是這樣算,每個旅三個團裝備好,最多隻有一半。

跟政委、參謀長討論後,又稍微動了一點手腳。

每個旅都留下了一個團沒有換裝,用的還是小鬼子裝備。

可以理解為,每個旅都是兩個俄式裝備團,一個小鬼子裝備團。

很可能會跟小鬼子激戰,萬一沒有彈藥了,這仗就不好打了。

剩餘的武器全部送回了根據地,配屬給新兵。

李福生再三叮囑,老毛子的裝備一律封存,不用。

替換下來的裝備交給新兵支隊,足夠再裝備幾個團,沒問題。

老毛子的國策是確保歐洲,按照那個人的說法,即使遠東都丟了都沒關係。

隻要歐洲勝利了,主力可以馬上調頭,乾掉小鬼子。

再有一點,當時的說法,老毛子未來會把這些地方還給中國。

所以,貝加爾湖的50萬紅軍第一批就被調走了。

遠東,還留下了30萬人,準備用來應付小鬼子。

據說,最艱難的時候,統帥部想把遠東的兵力全部調到歐洲去。

不過,因為路途太遠,再加上形勢好轉,才沒有執行。

小鬼子有意拖延,統帥部哪裡看不出來。

明顯,德國人在中間做了不少工作。

剛跟德國人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可是最大的秘密。

但是,德國人要是想讓小鬼子拖住老毛子,故意透露一點消息出來,可能性非常大。

打是肯定可以打,但是一旦打成僵持戰,仗打大了,雙方都不好收場。

小鬼子呢,主要是內部爭論。

海軍的策略是南下,隻有南下,才能搶奪更多的戰略物資。

老毛子則是關注歐洲,德國人肯定會挑起戰爭,不防不行。

雙方都在猶豫中,老毛子才想用八路軍攪局。

其他人可能了解沒有這麼詳細,但是李福生知道。

從5月份開始,一直到月底,雙方都在戰鬥。

9月份開始,雙方停止了交戰,開始坐下談判。

如果不是意外,雙方已經簽訂了協議。

但是,就算是雙方簽訂了協議,兵力都沒撤,這就是現實。

其實最終的結果也是,隻是草草簽訂了停戰協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