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圈套小圈狠狠打(2 / 2)

18個步兵團已經做好了準備,每個戰士都憋著一口氣。

隨著司號員吹響的衝鋒號,幾萬戰士發出了震天的怒吼。

在長15裡,寬8裡的區域內,八路軍48000多人跟18000多小鬼子打在了一起。

佐佐木大意了,雖然也派兵做了警戒,但是山裡不一樣。

八路軍距離小鬼子最近的營地隻有300多米,真是出其不意。

為了減少傷亡,八路軍騎兵作為第一批衝鋒。

他們的作用就是首先把小鬼子的防禦衝垮,不讓小鬼子建立狙擊陣地。

騎兵要比戰士們跑的快多了,不到一分鐘,小鬼子的戰刀已經砍在了小鬼子的脖子上。

但是騎兵隻衝了一個來回,就不得不撤退了,雨下大了。

足夠了,有了緩衝時間,八路軍已經衝到了小鬼子的陣地上。

這次小鬼子上當了,要還是昨天那個部署,會難打很多。

現在小鬼子全部都在山下,圍著摩天嶺,都在穀地上。

八路軍從外麵又是一個半包圍,套圈了。

兩個旅、兩個支隊把小鬼子三個聯隊團團包圍。

小鬼子前麵是三個聯隊,師團部跟直屬部隊,部署在摩天嶺西邊的吳家堡。

開戰僅僅十幾分鐘,小鬼子已經被八路軍切割成了幾大塊。

八路軍沒有按照一個團圍一塊的打法,小鬼子太多了。

按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主力2個團帶支隊一個團,形成一個小集團。

不管包圍圈內有一個大隊,還是兩個大隊,圍起來強攻。

大雨,幾乎看不清人,但是子彈穿過雨幕,依然猛烈。

實際上,環境越惡劣,對八路軍越有利。

從紅軍時期開始,什麼困難的局麵沒有遇到過。

冀熱遼軍區的骨乾就是老紅軍,在部隊中,他們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這種形勢下,各級乾部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大雨,也掩護了戰士們的滲透,八路軍已經衝到小鬼子的防禦陣地前麵。

已經有好幾個地方,八路軍跟小鬼子開始了近戰。

小鬼子2000多人往往要跟八路軍七八千人打。

冀熱遼軍區的兵打仗都有自已的方法,從新兵訓練開始就是這樣。

無所不用其極,特彆是雨天,戰士們拿到什麼,什麼就是武器。

特彆是幾個支隊,那些戰士本來就強悍,麵對小鬼子更有勁了。

槍打掉了,抓起一把稀泥就糊在了小鬼子臉上。

不等小鬼子去擦,搶過槍刺,連著就是幾下。

戰後,總結的時候,幾位領導都說了一句,大雨來的正是時候。

就是因為這場大雨,八路軍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乾掉了小鬼子。

小鬼子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八路軍靈活、機動的一麵完全展現出來。

當然,再就是人多,八路軍幾乎把所有能用的兵力都派出來了。

取勝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裡應外合,八路軍部署的非常周全。

白乙化在山上也快速抓住了戰機,從山上一點點往下打,小鬼子失去了製高點,隻能逃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