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心思,李福生誰都沒有說。
打了幾年仗,李福生現在成熟多了,有些事埋頭做就行。
小鬼子和老毛子反正是死敵,最好想辦法讓兩邊再打一場。
他們雙方打的越狠,對八路軍越有利。
這也是上次受刺激後,李福生想出的一個辦法。
從現在開始,李福生準備快速擴建軍隊,打大仗。
消滅小鬼子第10師團就是一個嘗試,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嘗試
南滿抗聯第一縱隊,也是這個計劃的一個環節。
不但抗聯要成立縱隊,冀熱遼也準備成立縱隊了。
李福生已經給陝北發了密電,認為目前冀熱遼軍區需要做一點改變。
10萬大軍,軍區再直接指揮旅,有點脫節。
像津南那邊,大部分作戰就是王永開、楊秀山在協調。
錦西,是王先臣、蔡中在協調。
遼東現在是蘇達清、桂蓬洲,軍區司令部跟他們在一起。
南滿是曹樹邦和楊梅生,雖然南滿目前的局麵最差,兵力最少,但是編製最大。
他們是按照一個縱隊的架子搭建的,
李福生希望,趁著部隊正在休整,可以做一下整合。
說起來,冀熱遼的整合很頻繁,但是沒辦法,發展太快了。
到了冀熱遼一年多,部隊從一萬到了七萬,不整合,怎麼打仗。
按照李福生的想法,冀熱遼一分為四,津南、錦西、遼東、南滿。
四個根據地,四個軍分區,每個軍分區三個主力旅,再配屬支隊、遊擊隊。
按照李福生這個計劃,不出半年,整個冀熱遼部隊至少到15萬。
有時想想,這都是小鬼子逼出來的。
津南沒有武器彈藥,後勤補給跟不上,隻能北上發展。
到了冀熱遼,基礎不錯,但是隊伍多了養不活,又奔遼西。
現在則是開始發展遼東、南滿,這都是命啊!
一旅三團已經拿下了瓦房店,大連已經在嘴邊,就等著下口了。
軍區指揮部已經到了瓦房店西山,指揮作戰。
這次軍區調集了一旅三團、三旅一團、坦克二營、裝甲營、騎兵團,外加錦西獨立團,12000人,進攻大連。
李福生難得假公濟私了一次,其他幾個旅的領導都被他部署在營口、安東一線了。
新任參謀處長蔣少平,遼東軍區副參謀長唐時風被李福生帶到了一線。
這兩人一個是原先擔架隊三組組長,一個是川南遊擊隊三大隊副大隊長。
看著這兩人的職位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但是說一下背景,就明白了。
31年在贛南,他們一個是31團副營長,一個是33團副營長。
一年後,兩人一個升為副團長,一個成了團參謀長。
因為某些原因,33年,這兩人被撤銷了職務,丟進了擔架隊。
川南遊擊隊整編後,兩人又重新上任,做了營級乾部。
算是幸運,他們跟隨18師加入了紅二方麵軍,從川南打到甘南。
到了陝北,兩人已經成長為師團級乾部,一個師參謀長,一個主力團長。
37年他們先是進了抗大學習,然後在留守兵團、保安司令部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