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一點時間都不耽誤,先把位置占了再說。
“既然他們想下一盤大棋,我們沒有理由不配合。”
首長站起來,來回走了好幾步,不停思考。
好一會,終於想清楚了,開弓沒有回頭箭,那就好好打。
“冀熱遼軍區暫時不動,我們重建滿洲省委,讓任之去,做省委書記。”
“魏拯民、周保中任副書記。”
“同時,把抗聯重新整合,靖宇同誌犧牲了,抗聯不能散。”
“把平北、平西的部隊調到南滿去,鄧支隊、段支隊、劉支隊都去。”
幾位首長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再次增強南滿實力。
“老李,你這是要把重心往東北轉移呢。”
首長歎了一口氣,形勢所逼。
“渝都某人一直逼迫我們北上,發展太艱難了。”
新四軍成立一年多了,頑軍就沒有停止過摩擦。
江蘇韓主任、山東沈主任、安徽廖主任都是頑固派,抗日不行,摩擦搞起來,有板有眼。
三號首長沉默了一會,提出了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
“江南,情報顯示,新四軍軍部周邊出現了不少府軍。”
“這是逼著我們北上呢。”
“我還是同樣的建議,江南太危險,不管怎麼說,都要謹慎。”
七號首長一直在沉默,聽完這句話,也說了自已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七支隊一定要馬上過江。”
“可是七支隊要是過江了,軍部可就沒有守衛力量了。”
“七支隊北上,先把軍部一些非作戰人員帶上,我們原先吃的虧太多了。”
幾位首長立即點頭,是啊,有時候不得不防。
“那就下命令,軍部暫時留下,七支隊、獨立團帶著一部分軍部機關暫時北上,到皖西隱蔽。”
江南、遼南的事情談完,幾位領導才發現,已經過了淩晨。
沒兩天,李福生接到了陝北的電報。
鄧玉華任東北抗聯總司令,李任之為第一政委。
周保中、李福生任副司令員,魏拯民、趙傑任副政委。
伍晉南任政治部主任,段蘇權為參謀長。
李福生、趙傑在冀熱遼的職位不變,主要工作還是在冀熱遼。
抗聯部隊也做了重新整合,一縱兼任南滿軍區,不變。
平西、平北調過來的部隊整編為二縱,熊伯濤任司令員,劉道生任政委,李鐘奇任參謀長。
二縱下屬三個支隊,依次改編為安東支隊、鳳南支隊、寬河支隊。
沒想到的一點,新任平西支隊司令員覃國翰、政委陳奇、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周學義都算是熟人。
軍區之所以按照區域命名,一是方便,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誤導小鬼子。
抗聯原先很弱,所以名字起的很大,幾百人就是一個旅,上千人就是一路軍。
在李福生的建議下,改了,還是按照抗聯的特點,用了土名字。
小鬼子要是不重視,肯定會吃虧。
不管是一縱隊的4個支隊,還是二縱隊的3個支隊,人數都不少。
平西、平北的團,雖然都不到2000人,但是每個支隊都是三個團。
最少的平北支隊有4300多人,最多的平西支隊有5700多人。
二縱雖然不如一縱兵力多,但實力還真是一點都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