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軍區接到命令的時候,立即召開了作戰會議。
王永開、楊秀山、陳宗堯、趙寶森、雷戰、朱大有、陳明義還有另外幾位主要領導都在。
“司令員沒有明確的要求,就是一樣,先把小鬼子鐵路線打斷。”
“不單是鐵路線,我們打鐵路線,小鬼子不會隻看著,那些據點不打不行。”
“還有青縣、滄州,這裡麵小鬼子兵力不弱,要打,就要全打。”
周邊的形勢很清楚,小鬼子雖然人不多,但是好幾個大據點。
破壞鐵路線說起來容易,但是小鬼子也不會隻看著。
要打,肯定是從天津往南,全部打一遍,這樣才能震動小鬼子。
“最好通報一下孫司令員和冀南軍區,要打就一起打。”
“可以,我們從天津開始,一直到滄州,整個區域內的小鬼子,全線發起攻擊。”
津南軍區應該說是冀熱遼幾大根據地中最強的一個,根本不擔心打不動。
再說,他們對司令員的決策從來都是堅信不疑的,執行非常堅決。
津南已經接到了暗線情報,小鬼子又在準備物資了,估計要南下。
既然小鬼子要打,那先下手,打狠一點,肯定沒錯。
李福生還真沒想這麼多,小鬼子春季攻勢確實給根據地造成了損失。
這個時間先下手,能打亂小鬼子的部署,拖一下小鬼子。
已經準備好的小鬼子就會麵臨兩難境地,到底是按原計劃打,還是就地防守?
對於八路軍來說,不單準備多了時間,還能給小鬼子製造障礙。
可是李福生哪裡想到,這一無意動作,竟然引起了這麼多連鎖反應。
“200多裡,五旅兩個團、津南支隊三個團、六旅兩個團加上津南獨立團,八個團承擔破襲任務。”
“青北遊擊隊、滄南遊擊隊、蘆灣遊擊隊、南港遊擊隊配合主力。”
“天津城郊,由南港支隊的三個團清剿,小據點,不管是偽軍還是小鬼子,全部消滅。”
“五旅攻擊青縣,六旅進攻滄州。”
“滄海湖支隊不動,承擔基地警衛。”
“軍區特務團、獨立團、警衛團、六旅獨立團、五旅獨立團做預備隊,預防小鬼子援兵。”
短短兩個小時,津南已經完成了部署,上報了作戰計劃。
隨著津南、錦西作戰計劃的出台,部隊快速展開了行動。
但是李福生隻是冀熱遼的司令員,隻知道兩個地方動了,其他地方他不知道。
首先是孫司令員,兩個旅、四個支隊,出動了15個團,從倉南到南皮、獻縣、阜城,對小鬼子鐵路線、據點展開了攻擊。
其實從拿到槍支彈藥的時候,孫司令員就想打。
原先沒有條件,小鬼子又很猖狂,憋屈的很。
現在有機會了,那好客氣啥,周邊的小鬼子據點一個不剩,全拔了。
冀魯邊本來老紅軍的比例就大,訓練更是沒問題。
這一動手,周邊的小鬼子被打得鬼哭狼嚎。
隻能四處求援,甚至連濟南的小鬼子都接到了電報或者電話。
結果,一下子把周邊的小鬼子都驚動了。
小鬼子一動,區域內的八路軍也被驚動了。
冀南軍區立即接到了報告,哪裡還會耽誤,陳司令員下令出擊。
以南宮為中心,十幾個團同時對故城、新河、巨鹿周邊發起了全線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