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你是不是又私下藏了部隊?”
政委馬上就感覺到了,冀東肯定也耍了花招。
“沒有,政委,我們都是按照軍區的命令執行。”
“就是有些部隊,也都在地方團,我們可沒有整編。”
王先臣馬上否認,支隊、獨立團都要上報軍區。
“你們有幾個地方獨立團?”
“7個,我們組建了7個地方團。”
政委搖搖頭,就知道他們不會這麼老實。
“等下,你彆說,讓黃政委跟司令員申請,抽調獨立團和地方兩個基乾團,成立新支隊。”
政委悄悄叮囑了一聲,冀東也要擴編了。
王先臣就快要蹦起來了,太好了。
走冀東,李福生還想實地看看情況,冀東破局非常關鍵。
41年、42年是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確實跟天災也有關係。
李福生做了這麼多準備,種菜、種蘑菇,養魚、養兔子,就是想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堅持住。
華北連續三年的大旱,會給部隊帶來致命威脅。
冀東無疑非常重要,這是要跟老天爺搶飯吃。
按照軍區的命令,津南已經在秘密的儲備糧食,當然,是以作戰需要的名義。
遼東也是,那裡也是李福生準備的第二備用糧庫。
冀東,隻有唐山、遵化這樣的城市和鐵路沿線的縣城在小鬼子手裡。
其他的廣大地區都在八路軍手裡,小鬼子已經被困住了。
李福生實際上有過計劃,乾脆把整個冀東小鬼子全部消滅。
但還是有點顧忌,不管是華北方麵軍還是關東軍,一旦出兵,八路軍又要撤退。
就像這次錦西,小鬼子來了,八路軍不可能守得住。
與其來來往往反複,還不如把這些小鬼子留著。
當然,打,肯定要打,練兵,再就是繳獲物資。
冀東這半年,大仗沒打,但是小仗打了不少。
遊擊隊、地方團經常跟小鬼子過招,攻擊小鬼子據點。
就算是總部不下命令,冀東還是一樣的打。
總部給冀熱遼的命令,冀東出動五個團,津南出動6個團,20000人參與總部的作戰計劃。
對於冀熱遼來說,這個兵力完全沒問題,執行就是了。
政委建議冀東組建新支隊,也有這個原因。
主力旅出動一個團,獨立旅出一個團,支隊出兩個團,地方出一個團,正好都鍛煉了。
冀東有個最大的問題,漢奸、土匪非常多,殺不完。
根據地一年多來,先後鎮壓了好幾次,但是總有一些人不怕死。
按照趙寶森的說法,這裡的民風還是太彪悍了,經常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相互爭鬥。
一旦吃虧了,想儘辦法也要把場子扳回來。
結果,就有很多人走了邪路,去找小鬼子告密。
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冀東尤其突出。
原先冀東就有好幾個團級乾部被人告密,慘死在小鬼子手裡。
李福生到了冀東以後,再次強調,根據地必須建立完善的警衛體係。
軍區敵工部內衛組組長鄭剛被李福生調到了冀東,任敵工部副部長。
要求就是,半年內必須把冀東打造成水潑不進的堅固堡壘。
鄭剛傷愈後一直在根據地工作,跟著敵工部韓部長到處跑。
經驗有,相關業務也比較熟悉,確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