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熱遼一線的20000多部隊滾筒式前進,火力猛,突擊速度快,小鬼子哪裡擋得住。
本來政委很擔心兵力不夠,李福生認為,足夠了。
小鬼子已經是強弩之末,打了這麼多天,不說彈藥,人都疲了。
不過,在政委的堅持下,五個獨立團作為二線部隊,緊跟著上來了。
這一下,二線的五個團,占便宜了,一邊往前衝,幫助主力善後,一邊打掃戰場。
短短幾千米,已經搜尋了很多好東西,戰士們太高興了。
槍支彈藥就不用說了,不管是老毛子的還是小鬼子的,都要。
最好的就是物資,毛毯、軍大衣什麼,還有乾糧。
確實有很多戰士物資沒有準備夠,太遠了,這下都搞齊了。
蘇軍剩下了不到10000人,小鬼子還有15000多人。
他們兩家已經打了十天了,非常疲憊,彈藥幾乎耗儘。
但八路軍不同,士氣旺,彈藥充足,關鍵是人多。
等八路軍衝上來的時候,徹底亂套了。
本來小鬼子是圍著蘇軍的防禦工事打,全部是散的。
八路軍上來後,以營為單位,全部散開了。
這就是典型的漁翁得利,而且時機卡的非常好。
運氣再次站在了八路軍這邊,雙方都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再精壯的人,打了這麼多天,也撐不住,隻憑著一口氣。
現在八路軍一來,那口氣全破了。
八路軍接到命令,所有反抗的人都是敵人,全部擊斃。
不管是什麼人,也不要怕誤傷,直到沒有任何反抗為止。
所以從外圍開始,八路軍各部隊,大膽穿插,快速突擊,小鬼子都被打傻了。
可憐小鬼子連集中起來都做不到了,隻能是四散奔逃。
獨立團這時發揮了作用,隻要堵住半島,小鬼子很難逃脫。
隻要看到有人想跑,直接開槍擊斃,根本不喊什麼繳槍不殺。
這是軍區的命令,也是為了防止其他意外情況。
半島有30多裡寬,確實還是有縫隙,難免有小鬼子跑掉。
從傍晚發起進攻,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整個城內,隻有零散的槍聲了。
上午9點多,城內完全平息,已經聽不見槍聲了。
整個蘇軍剩下的人數,不足5000人,小鬼子被全殲。
部隊進城後,立即按照相關政策,整頓秩序,恢複百姓正常生活。
想不到,這一舉動讓城裡的居民驚詫不已,一下子就攏住了人心。
蔡中到了海參崴,主要負責行政方麵事務,蘇達清、桂蓬洲協助。
按照冀熱遼軍區對外說辭,救援的兵力為抗聯三縱,前來協助蘇軍作戰。
臨戰前,相關部署已經上報八路軍總部。
部隊臨時做了整編,三縱司令員蘇達清、政委桂蓬洲。
5000蘇軍幾乎人人帶傷,已經被全部安置在傷兵營裡。
不過,因為人多,傷兵營建在了海參威城東20裡的馬鞍卡拉。
城內幾支部隊開始陸續撤出,三縱完全按照軍區的部署,開始駐防。
防守,肯定用不了這麼多兵力,一旅、1、6兩個支隊悄悄北上,作為後備兵力。
軍區指揮部到了雙城,五旅、平西支隊開始構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