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旅長其實早就聽說過李福生的大名,冀熱遼打小鬼子取得的成績,那是八路軍的頭一份。
”參謀長,打小鬼子,你最有發言權,下命令吧。“
幾位戰將都不是婆婆媽媽的人,有機會打小鬼子,那還說什麼。
”參謀長,你彆看我們兵少,掄起打小鬼子,我們絕不會比冀熱遼差。“
”你們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可沒有看不起你們。“
“是啊,參謀長,這次要把小鬼子少將乾掉,弄把將官刀。”
李福生連連擺手,他內心還真沒覺得留守兵團戰鬥力弱。
雖然,這次隻有兵力,但是在他看來,隻要是八路軍,都是好樣的。
在他這裡,落差根本不存在,在哪裡都是殺小鬼子,乾就是了。
要是把他一直放在學校裡,那才真正磨人。
現在有仗打,已經算是不錯了。
他也明白,幾位首長實際上也是在鍛煉他。
不僅僅是打仗,更多的還是從政治的角度思考。
這段時間尤其明顯,很多領導哪裡是喊他吃飯,是喊去指點他。
對他影響最大的幾個首長,老主任和晉察冀的司令員兩人最用心。
總指揮不一樣,幾次見麵,跟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冀熱遼幾次大戰。
跟他一起討論,分析作戰中出現的問題,然後思考應對方案,
本來李福生認為,自己在冀熱遼的幾次大戰還算不錯。
當總指揮分析完,李福生的汗都下來了。
真是那句話,憨大膽,稍有不慎,全軍覆沒。
總指揮說的很清楚,幾千人,甚至幾萬部隊,還沒有關係。
但要是幾十萬,上百萬部隊的大戰,隻要中間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整個戰役的結果就變了。
總指揮說了一個點,讓李福生深有感觸,冀熱遼每次大戰,軍區、總部,甚至延北的首長都擔心。
為什麼?
說明冀熱遼的作戰計劃,首長們都不放心,他很多時候在冒險。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要是每次都這樣打,總有一次會出事。
一旦出事,很可能就是滅頂之災,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真把部隊全部拚光了,他這個司令員,怎麼麵對那些信任他的戰士。
再有一點,冀熱遼的作戰,經常引起連鎖反應,仗越打越大,部隊投入的越來越多。
說明什麼?
冀熱遼根本就沒有計劃,或者說計劃就是錯的。
沒有把敵人的應對摸清楚,也沒有有效的遏製手段。
八路軍打仗,至少要做到收放自如,而不是讓整個軍區陷進去,特彆是不能把周邊的友鄰部隊拉進來。
這是對其他部隊嚴重的乾擾和不負責任,其他部隊沒有責任給冀熱遼收尾。
總指揮的話真的把李福生說服了,要說李福生最大的弱點,還真有很多。
後來想了很久,李福生後怕不已,小鬼子萬一不按原先的套路出牌,隻要有一點意外,冀熱遼軍區還真可能崩盤。
彆說他了,就算是華中的戰神,蘇中戰役前,因為打援部隊遲了一步,整個戰役一下子反轉了。
不但既定的任務沒有完成,還把根據地丟了大半。
有時想想,他打仗的時候,經常抱著僥幸心理。
如果往深處想,萬一自己預知的消息出現了變故,會釀成大錯。
比如這次,小鬼子突然出現,李福生真的不記得了。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他真不能按照以前的思路去打仗了,必須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