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統一思想非常重要(1 / 2)

給總指揮送棉衣的時候,被表揚了,這次的仗打的就不錯。

獨立1旅和特務團本來有兵力攻擊周邊的小鬼子,但是忍住了。

兵力分散出去容易,但是如果有小鬼子援兵出現,八路軍就被動了。

後來情報傳過來,小鬼子汾西支隊已經南下。

雖然一個支隊兵力不多,集合兵力也能打,但是一旦被纏住,小鬼子69師團主力再出現,又會變成大仗。

再有,八路軍的目標是物資,這點不能變,打小鬼子,以後機會多的是。

留守兵團跟其他部隊都不一樣,他們的目的不是消滅多少小鬼子,是確保延北的安全。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沒有跟小鬼子大打的原因,無疑這是最正確的決策。

要不是這次小鬼子偷襲,首長仍然不會批準這個方案。

打大了,部隊損失大了,小鬼子再來,誰來守護總部。

要知道,延北征兵不容易,物資缺,武器彈藥也缺。

所以一定不能拚,留守兵團的使命不一樣。

再說,剿匪還在進行中,這才是根據地最應該解決的問題。

小鬼子的報複肯定也會來,不過,一步步來,不能急。

可惜,就算是小鬼子來,李福生也沒有機會了,黨校開學了。

按照總部的安排,他們的學習時間是半年,到42年5月份結束。

其實不單是李福生、符竹亭,包括陳先瑞、文年生在內,還有五個旅長也參加了學習。

沒幾天,李福生又見到了好幾個熟人,熊厚發、孫俊明等。

這次學校跟以往不一樣了,學習的體係都改了很多。

首長親自上課,從理論開始,一點點分析。

在場的大部分學員都是各軍區的高級領導,所以說的非常深。

對於思想方麵的知識體係,確實是很多領導欠缺的一點。

所有乾部聽的都非常認真,隻能自己理解了,才能傳達好。

冬天,外麵很冷,大家也不好出去。

學習之餘,經常坐在屋裡討論作戰。

不可避免,冀熱遼的很多案例被拿了出來。

這些領導非常關注一點,打小鬼子每次都這麼準。

李福生也是無奈,隻能儘力解釋,情報工作,非常重要。

他說得很清楚,在克公的支持下,冀熱遼派了上千的暗線工作者出去。

不管是關東軍,還是華北方麵軍,小鬼子隻要動了,八路軍馬上就知道。

總有一點蛛絲馬跡,要吃,要喝,要走,還要物資。

隻要有了這些征兆,八路軍再做準備時,就有了方向。

再有,打小鬼子,不能怕犧牲,但是不能犧牲多了,不然元氣傷了。

更不能怕浪費子彈,隻有多消滅敵人,才能多繳獲,後麵就更好打。

李福生不是高調的人,所以,把很多經過掰開了,細細說,很多領導馬上就明白了。

津南的地道戰、地雷戰,也是所有乾部戰士,還有百姓集思廣益,想出來的招。

比如,地雷,石頭雷,火藥量不好掌握。

遊擊隊就把石雷換成了陶土,要知道,冀中的大缸全國有名,土壤關係。

陶土,小鬼子一樣探測不出來,炸開了,殺傷力堪比彈片。

也是為了增強地雷的殺傷力,戰士們把繳獲小鬼子的玻璃瓶砸碎了,摻在陶土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