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我已經審問了好幾次,確認這支部隊是一支迷路的部隊,後麵再也沒有其他敵人了。”
偏將小心翼翼的跟李豐田解釋,生怕李豐田不開心。
講道理,偏將做的並沒有錯。但是,誰告訴你這個世界一切都按對錯來衡量的?
他不光有守城的任務,也有保護李豐田的任務,但是,兩權相害取其輕,一個李豐田和定襄城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當然,那也要看是在誰的心裡。也許在李二的心裡,他李豐田比定襄都重要,但是彆人不知道啊,在彆人眼中,李豐田就是個文官,撐死就是個有些能耐的文官,也就這樣了。
所以,李豐田的命當然不能和整個定襄城比。
但是,現在危機解除了,李豐田也安全了,偏將便要注意點李豐田的態度了。
文官兩個口,怎麼說怎麼有,不管你什麼理由,沒營救李豐田是事實。隻要李豐田咬著這個不放,那麼無論怎樣都夠他喝一壺的。
但是他低估了李豐田的胸懷。
李豐田一開始確實有些生氣,自認為並沒有得罪這位偏將,為何卻對自己見死不救?
但是經過偏將的一番解釋,而且態度很是真誠,李豐田的氣也消了。
換位思考下,如果自己當時是偏將的位置,當然不會因為一個散官而丟下城池,而當探到沒有其他敵人埋伏後,也第一時間發兵來救自己了。
人家儘職儘責,自己真的沒有理由怪罪於他。
而且,他也明白了偏將為何來找自己解釋這些,就是怕自己告刁狀。
於是便心平氣和的解釋道:“將軍無須擔心,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是經過將軍這麼一解釋,也是明白了將軍當時的難處。設身處地的想,我如果是將軍的位置,也是會如此的做,所以,將軍並沒有過錯,我也不會因為此事去為難與你。尚書將後方交予你,可見對你的信任,我不能搞不團結的事情,所以,將軍不必多慮。”
見到李豐田如此大度,偏將也是心中大鬆了一口氣,沒想到李豐田年紀不大,竟然有如此氣度,真的是佩服不已。
當然,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瞞著不報,偏將趕緊將這裡的情況寫成了軍報,趕緊報告給類前線的李靖。
李靖得到戰報後,也是內心捏了把冷汗,沒想到還有這等陰差陽錯之事。
好在沒造成什麼損失,偏將處理的得當,而當事人李豐田也不追究了,自己也就沒必要當這個惡人。
……
在解除誤會後,李豐田也立刻成了大忙人。
雅利投降的態度很好,所以,李豐田覺得就很有必要也給那些受傷的突厥人醫治一下。
倒不是李豐田聖母,而是在李豐田眼中,這些都是未來的勞動力,大唐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口,有了這些青壯參與建設,可以節省很多的財力。
民族政策,那是李二該考慮的事情。
李豐田倒是希望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前實現民族大融合,至少在亞洲範圍內,否則,未來哪有那麼多人去圈地呢?
人的一生太短暫了,即便李豐田實現不了,至少也要把路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