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吐蕃來使(1 / 2)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豐田基本就是泡在了弘文館。

因為拚音也好、偏旁部首的拆字也罷,光靠李豐田說了一下午的概念,即便是這些飽學鴻儒們,也不可能都記得。

想要修書,首先他們得先融會貫通。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李豐田每日都是在弘文館內傳授這些基礎的拚音,以及一些字的拆解思路。

其實主要的還是針對那些不好定義偏旁部首的字,李豐田結合現代字典的辦法,也說了一些,。

而這些大儒在上課的同時,也帶了一些自己的子弟跟著學習,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會了再教,肯定不如創始人教的好。

況且,修撰這書需要大量的人手,他們這些大儒都是把關的,更多的雜活零活,還是要交由

就這樣,一晃一個月就過去了,時間也來到了初夏。

這些大儒們基本也學的差不多了,並且每個人都寫了一本厚厚的記錄和心得。

其實在二十多天的時候,就基本學的差不多了,李豐田提議,可以先試著修一些簡單的部分,一來呢,自己在這,可以隨時發現問題並解決,二來呢,也是看看他們學的效果如何,發現那裡有問題,再進行補課。

所以,就變成了上午學習,下午修撰。

目錄的概念,也已經記錄下來了,隻不過那些都是成書之後再做的索引。

上午還好,大家都認真的學習,但是到了下午,那可就熱鬨了!

一群大儒經常的因為一個字的注解或者注音爭的那是麵紅耳赤,然後引經據典,誰也不服誰!

而這時,李豐田就不開口了。

因為涉及到了具體的字義,這些東西自己照比他們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且,繁體字和簡體字很多都是不同的。

後世的有些簡體字是綜合了兩個甚至更多的繁體字,自己尚且都是個半吊子,就不要搞幺蛾子了。

本來也想弄弄簡體字來著,後來想想還是算了。

先不說自己是否真的都認得這些簡體字,主要是李豐田認為暫時沒必要。

這個工程量也是非常大的,而且相較於拚音來說,作用要小的多!

現在這個時代,繁體就繁體了,也沒什麼。

如果時代真的需要簡體字了,相信它一定會隨著時代而到來的。

更何況,李豐田其實是比較喜歡繁體字的,不因為彆的,就是單純的“美”!

儘管從書寫效率來說,簡體字的確是有自己的優勢,但是真是從字義上來說,簡體字是沒了靈魂的。

中華文字是象形文字,它的產生凝聚祖宗們的智慧,很多字,即便是你不認識,但是看它的樣子,多少也能猜出個大概,這就是文字之美,藝術之美!

這也是後世為什麼寫書法的,拿起了毛筆,都是寫繁體字呢?

李豐田不希望這個東西消失。

更何況,即便是他那個年代,尚且還有繁簡之爭呢。

如果放到現在?

李豐田是想做事的,可不是想多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