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一個不算高的小山坡,我就看見了他們的部落。
說是部落,其實已經不能用部落來形容了,確切的說,可以用“城”來形容了。
在山上望去,山下大大小小的分布著許多的營寨,營寨和營寨之間都是相通的。
他們的房子也有區彆,多數的都是用木頭和草搭起來的草棚,但是也有少數一些用石頭堆砌而成的房子,看樣子這種房子不是有重要的用途,就是給有地位的人居住的。
我數了一下,大的營寨基本有四個,分彆在四個方向,而正中間,有個超級大的寨子,隻不過那裡的人不多,擺放著各種圖騰,以及一些不住人的建築,想來應該是他們用來祭祀的地方?
儘管語言不通,但是我跟在庫庫爾坎的後麵,用眼睛看著。
庫庫爾坎也知道我聽不懂,但是依然一邊領著我,一邊跟我說著話,想來應該是跟我解釋這些地方的作用。
第一處營寨,血腥味比較濃重,可以看著各色野獸和魚,在這裡被宰殺、剝皮或者晾曬,出入的都是精壯的青年男子或者強壯的半大孩子,以及一些粗壯的婦女。
看的出來,這裡就是他們狩獵後要來的地方,將獵物進行統一並集中的處理。
這些人不是背著弓箭就是拿著長矛,他們看見庫庫爾坎之後,全都半跪在地上,給庫庫爾坎行禮,並且嘴裡念念有詞。
而庫庫爾坎也是嘴裡念念有詞,然後用手輕輕的拍著年輕人的後腦,而被拍到後腦的人,更加激動的念著“庫庫爾坎”。
也許這是他們一種獨有的祈福?
祈福了一番之後這些年輕人就又回去繼續勞動了。
我又跟著庫庫爾坎來到了第二個大營寨。
不同於之前的,這個營寨中多數都是婦女和孩童。
而他們的活計,就很簡單了,基本就是加工蔬果和作物。
我看見婦女們將一顆顆很大粒的糧食放到石舂裡,然後反複敲打,將米粒打成粉。
他們沒有磨盤嗎?
我皺著眉頭看著舂米的他們。
這種米,舂出來的麵,怎麼可能細膩呢?
而就在這時,一個婦女拿過來一袋曬乾的糧食。
隻見她用手拿起一根棒子一樣的東西,然後用手將上麵的顆粒揉搓下來,就是我看到的米粒了!
等一下,這個形狀,這個樣子,不正是李大夫跟我描述的那個叫玉米的東西嗎?
本來以為,還要繼續南行,但是真的沒想到,我今天竟然在這裡就遇到了!
瞬時間,我激動的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出海這些年的疲憊與傷感,頓時消失一空!
我有些顫抖的請求,可否讓我看一看這個玉米。
而庫庫爾坎看著我激動的樣子,也是有些奇怪,但是依然還是拿了一棒玉米,交給了我。
(作者注:因為關於奧隆人的記載真的是少之又少,除了知道一個名字之外,對於其文明、信仰基本沒什麼記載。至少我翻遍了許多資料,找不到介紹。也是,一個二百多年的強盜國家,怎麼會去考古那些曾經被他們滅掉的文明呢?所以,參考另一些文獻得知,中北美的很多信仰習俗,都是大同小異,要麼為什麼統稱印第安人呢?我這裡借鑒了一些瑪雅文明的東西,然後又稍微腦補了一些,使得更加豐滿一點,老爺們知道怎麼回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