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和第三條要放在一起說,一條是長安到成都府,另一條是長安到渝州(今重慶),陛下應該知道,蜀中太關鍵了,所以,必須要加強管理。對外,成都和渝州互成掎角之勢,聯合壓製西南。我也知道,蜀道難,所以曆來都難控製,但是,陛下,一旦這條路修成了,那以後蜀內則無憂。”
“臣當初大力研究火藥,不光是用於軍事,這火藥對於開山建設,依然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臣的建議是,儘管蜀道難,但是一路開山過去,總會打通出一條路的!”
“先生後世的時候,蜀中可是有各種路?”
“有的,不光有公路,還有鐵路,各種盤山道,非常多。”
“嗯,乾了!後人可以修許多條,那麼朕相信,怎麼也能修一條!”
“我相信,隻要眾誌成城,一定有這一天的!我們華夏人自古都不怕困難,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早晚一定會成功!”
二人互相鼓著氣,也逐漸的興奮起來。
“接下來這條線,就是北邊了的。臣準備在鐵山之後,繼續向北,在這裡先成立一個中轉城市,控製草原,然後繼續向北,連接到北海,也是給馬總督打通一條往來的路。”
(作者注:李豐田口中的“這裡”,就是今烏蘭巴托一帶,我實在查不到烏蘭巴托在唐朝叫啥,這個地方有地名的時候,我能查到的,最早也要到十六世紀,差了一千多年呢,老爺們知道是烏蘭巴托就行了。)
“東向,從長安,連接到濟南府,然後,再從濟南,連接到幽州(今北京),最後,直通這裡!”
(作者注:這個“這裡”,指的是沈陽,因為這時候,沈陽還處於高句麗控製的範圍內。)
“從這個地圖上看,高句麗的位置,就是非常的重要,占領高句麗,我們就可以安枕無憂的大踏步北上了!”
“先生,原先的曆史,朕是在哪年打的高句麗?”
“臣記不清了,好像是您後幾年,高句麗征戰失敗後沒多久,您就去世了。”
“看來朕這一世,要提前征伐高句麗了!”
“臣也是這麼想的,北洋艦隊不光是威懾倭國,給陛下弄銀子,倭國短時間內征服不下,但是打個高句麗應該沒問題。”
“嗯。去年薛禮的一戰,讓朕意識到了關鍵的問題,所以,朕打算接下來,擴軍空軍!”
“陛下英明,臣也是這麼打算的!”
“那先生認為,擴軍多少合適?”
“臣覺得,目前來看,兩萬人足矣。臣是這麼想的,如果陛下準備打高句麗,最好是在十五年之前將高句麗拿下,空軍訓練一至兩年後,投入戰場使用,積累經驗,高句麗不大,正好足夠練兵。”
“待得空軍勢成,臣建議一分為三,五千人劃給北洋艦隊,五千人劃給南洋艦隊,剩下的一萬人劃給西洋艦隊。”
“西洋艦隊?”
“哦,看我,我忘了跟陛下說了。”
“這西洋艦隊一直都在臣的計劃中,未來其實是給蘇定方他們的,隻不過現在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回來,就一直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