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李豐田帶著一眾人嘗試了許多種自行車的做法。
初版的自行車,就是個測試動力性能的,而且,隻能走直線且不能拐彎。
既然證明了動力的可行性,那麼接下來就是要去研究如何給它投入到實用當中去了。但是你要說僅僅一個月就能造出來最終版,那就是扯淡。
即便是你知道最終答案,但是該有的過程還是要有的,最多就是省下許多的時間罷了。
沒有鏈條,要怎麼去解決動力的問題,是現在的核心問題。
軸承和鏈條已經被這些優秀的工匠拆解完畢,然後轉到其他部門去研究了。
所以,這段時間,李豐田就是帶著幾個人每天腦洞大開的做著各種實驗,看看能不能鼓搗出一個相對省力的東西。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自行車沒鼓搗出來,反倒是應用到了其他領域。
這也是出於董望的想法。
他現在已經是徹底的明白了這個原理,但是之前的那個連杆,他也不想放棄,於是隨口一說道:“這東西動起來之後的確是能省不少力,但是看起來還不完美,如果再加強一下,用到磨坊、蓄水的地方,倒是可以一用。”
一語點醒夢中人。
是啊,這個連杆在自行車上用不了,但是可以用到多個領域啊,小型的,讓人上去踩,大型的,可以讓幾個人一起搖,中間再有個履帶,真的可以做許多事情!
於是乎,因為董望一句話的原因,李豐田從開始研究自行車,突然變成了研究履帶機去了……
彆說,還真的取得了一些進展。
這一日,有人找到李豐田道:“侯爺,歸禕求見。”
不一會,隻見歸禕夾著一個本子,走了進來,並且恭敬的給李豐田行個禮:“拜見侯爺。”
“子蘊怎麼找到這裡來了?”李豐田一邊奇怪的問道,一邊很隨手的讓歸禕坐下。
歸禕從腋下拿過一個比較厚實的本子,恭敬的遞給了李豐田:“回侯爺,之前侯爺給我說的那個漫畫,我已經試著畫出來一本了,今日就是想侯爺品評一下。”
“哦?”李豐田有些意外,但是依然很感興趣的接過來,並且翻看起來。
這本畫冊,畫的是梁祝,可以看的出,這段時間和閻立本並沒有白學,構圖上和人像上,比之之前要規矩了許多,但又不失其特點。
而且,歸禕也是將李豐田當初跟他說的東西消化了進去。
所以,這一次的漫畫,更多偏向了寫實,幾乎跟後世出現的“小人書”,已經有了七、八分的相似了。
梁祝的故事雖然目前話劇團已經不演了,但是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卻是在民間、尤其是風月場所中,依然還有很高的熱度。
說實話,麵對眼前的這書,李豐田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提的意見了,如果硬要說的話,就是本子太大,不易攜帶和隨手翻看。
故事沒有畫完,應該是時間不夠。
李豐田合上書,再一次的打量起歸禕來。
沒想到的是,歸禕現在不愁吃喝,反而比之當時,更加的削瘦了一些,而且,臉上能看見明顯的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