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臣鐮足和大野木玄馬拿出的辦法也是簡單粗暴,就是提升士兵待遇。
要知道,在各個領主的土地內,除了一小部分是領主的家臣之外,更多的大頭兵其實不過是普通的農民或者一些身體壯實的社會人員,給這些領主大名當兵,要麼就是徭役強製、要麼就是活不下去混口飯吃,忠心程度不能說是沒有,隻能說是微乎其微。
而中臣鐮足有了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買糧。
沒錯,就是買糧,大量的買糧。
而且,這還是在高表仁的幫助下買的。
大唐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以及農科院的存在,糧食已經實現連年增產,所以,糧價也是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許多地方已經開始用一些差的糧食用於釀酒、飼養牲畜之用了,糧食總署也是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保存糧食和加工保存的小型研究所。
而這時候,日本國提出買進糧食,也是為平衡糧價做出了貢獻。
小鬼子要乾什麼,高表仁太清楚不過了,而且,自已也是推手的一環,自然是樂見其成。
大量的糧食湧入,中臣鐮足則是直接用到了士兵身上。
在大野木的建議下,在軍隊中推行了三餐製。
規定每日每個士兵,午飯的時候,每個士兵可有一碗精米飯,雜糧飯則是三餐都有,且不限製,允許吃飽,但不允許偷拿和浪費。
而且,還固定供應一定量的鹹菜,海產品,偶爾還會有一些雜糧做成的麵食。
不用說彆的,光是讓吃飽這一條,就已經儘收軍心,更何況每天還有一碗精米飯。
那可是精米啊!即便是以前的大名,都不舍得吃的上等飯食!
所以,這些士兵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跟誰混了。
而借此機會,中臣鐮足在軍中大搞宣傳。
例如,這些上等的飯食,是天皇陛下給你們的恩賜,隻有效忠天皇,才會有好日子過,這類洗腦的宣傳。
霎時間,讓這些領主大名們,都很慌!
由於北方戰事是最先開始的,而且,北方最大的幾個勢力已經被蝦夷人打的或死或殘,所以,當大野木帶著兵到他們領地的時候,基本沒做什麼掙紮,都紛紛的交出軍權,發誓效忠天皇了。
然後,大野木又迅速帶兵南下,突襲了四國島。
多數的領主還是識時務的,紛紛都發誓效忠天皇,安心的在家當地主了。
除了少部分頑抗的,也被大野木派兵一通拉打,而逐步消滅或蠶食了。
河野和津野家,是四國島上最頑固的,現在也不得不投降了。
至此,大野木完成了本州除尼子、毛利和畠山家的勢力整合,還包括了四國全島的兵力整合。
現在除了北邊的北海道還在蝦夷人手中,就剩下南邊的九州了。
九州島上勢力不多,大的勢力更是沒有,有了本州和四國的前車之鑒,被整合,也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