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軒都不說話,他們說什麼?
不過還是有些人忠於葉禛的。
眼看無人開口,一將領站出來,躬身道:“末將宋運來,願領兵馬五十萬,平定涼州之亂!”
“放肆!”
蘇銘軒還未說話,柴敬之已然暴怒!
“宋運來,你好大的膽子,你什麼品階?張口便要統領五十萬兵馬?而且去年大戰,各地皆有損耗,如今國庫雖有錢財,可未至秋收,糧食不足,如何支撐著五十萬兵馬之調動?”
宋運來不是什麼聰明人。
他想的很簡單,葉梟如今,那就是叛亂,他提出平叛之事,自然是對葉禛胃口的。
至於五十萬兵馬...他怕人手少了,打不贏....
畢竟涼州善戰之將可是不少...
葉禛可還沒蠢到去采納他的建議出兵五十萬!
他冷聲道:“既然葉梟出兵叛亂,那我便下旨,讓隆慶玉河二地兵馬出擊!”
“不可!”
他話音未落,蘇銘軒已然斷喝道:“武王出兵,說的很清楚,乃是因為李年出兵截殺涼州運糧兵馬!絕非叛亂!我敢請問殿下,您是要逼反武王嗎?”
此言一出,葉禛頓時一滯。
蘇銘軒朗聲道:“敢問殿下一句,李年是隆慶守將,我大乾軍馬壓糧,與他何乾?他為何出兵襲殺涼州兵馬?他可有朝廷旨意?還是殿下吩咐?”
葉禛皺起眉頭。
他很清楚蘇銘軒的意思。
可是此刻,他卻不能承認是他讓李年做的。
他隻能替李年辯解道:“藩王兵馬不可出屬地,此乃定理!”
蘇銘軒搖頭道:“不管藩王兵馬該不該出屬地,也理應上報朝廷處置,他李年有何德何能私下軍令,自殘相鬥?
而且押運糧草,亦屬事出有因,也是為我大乾駐守邊防而用,因此事對同袍揮刀,本就不該!”
說到這裡,他抬頭道:“而且恕我直言,殿下不分青紅皂白,不安撫武王,反而下旨質罪,此事,或許也才是真正激怒武王之緣由!
老臣以為,殿下當將李年交由武王處置!
老臣願親自前往涼州,勸說武王,回轉封地!”
葉禛麵色微變。
這不是讓他認慫?
一時間,他有些猶豫。
後宮之中,葉諄透過窗戶,看著外麵,手裡拿著一個煙鬥!
“咳咳咳!”
“這玩意兒,抽了三天,還是不得其中樂趣啊!”
隨手將煙鬥放置一旁,他伸了個懶腰。
轉頭看向劉桐,笑問道:“你說,葉禛敢不敢聖裁獨斷,舉兵與梟兒一戰?”
“應該不會吧?那樣的話,於國損失太大....”
葉諄聽到劉桐的話,搖搖頭,笑道:“那你說易地而處,梟兒會不會出兵?”
“應該...老奴不知!”
劉桐是真的有些猶豫。
在他的認知中,葉梟的確很莽,可是同樣,葉梟很多時候,也會把大乾利益,放在很高的位置。
葉諄起身。
看向天空中的太陽。
陽光刺眼,他雙目眯起。
“葉梟一定會!”
葉諄伸出右手,張開五指,將陽光儘數擋下。
目光中透著瘋狂。
“帝王尊嚴,豈榮踐踏?朝廷尊嚴,豈榮無視?如果連捍衛帝王之尊的勇氣都沒有,他談何擔負天下?
所謂的利益,從各個角度不同,選擇也會不同!
那些臣子,不在乎葉禛能不能當上皇帝。
他們的職責,便是保證天下的安穩。
但是他自己要在乎!
葉梟這次,就是在故意挑釁他!
他退一步,便要示弱三分,以後便更會被壓一頭!
他在監國之位,豈能還被人壓?”
劉桐有些擔心:“可若真起大戰,我大乾..”
葉諄微微一笑,輕聲道:“楊璃不總是說朕偏心嗎?
朕這次,便偏葉禛一次,這次隻要葉禛敢下令出兵平叛,朕會下旨,讓葉梟退回涼州!
並且嚴加訓斥!
可若是他沒有這份勇氣,那...就...怪不得朕了....”